最近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显示,2012年纪录片首播量为17500小时,总投资额在13亿元以上。相对于2009年首播量4800小时以上、总投资额4亿元以上的数字,中国纪录片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纪录片已经进入战略性发展期——市场启动期。“纪录片产业发展已见势头,但纪录片生态依然严峻。表现之一就是,纪录电影生产冷清,市场惨淡,不仅与纪录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形成鲜明对比,也与中国电影产业年度票房接近200亿元的状况极不相称。作为电影重要类型之一的纪录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里被遗忘的类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一针见血地指出。
量小票房少,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2012年,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通过的纪录电影15部,在数量上逊于2011年的26部、2010年的16部和2009年的19部,为4年来最低。“较之电影故事片和动画片的逐年递增,纪录电影的数量却在2012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说明纪录电影尚未找到进入市场的有效方式,并未有效参与到电影产业发展的主流当中。”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分析道。
纪录电影的院线放映数量比产量更少。根据国家电影票房信息系统显示的数据,2012年在主流院线市场能够统计到票房的国产纪录电影有14部,但真正形成一定规模放映的仅有五六部,其中仅《索马里真相》和《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两部影片属于当年度作品,其余均为陈年旧片。从放映形态来看,14部影片却有很大区别。《索马里真相》是唯一一部按照商业电影宣发与营销策略放映的纪录影片,《仰望星空》、《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加油中国》、《周恩来外交风云》、《复兴之路》等属于组织包场观看,《归途列车》延续了其在艺术影院长线放映的策略,而《大明宫》和《天工开物》则系地方宣传放映之用。在14部纪录电影中,仅《索马里真相》票房收入超过百万,票房榜第二名《仰望星空》即落入10万以内的区间,共5部电影票房过万。
“美国每年在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有100多部,2012年票房过2000万美元的有两部,2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部,法国放映的纪录电影占放映总数的1/10。而中国纪录电影基本上无法进入主流院线,并且偶尔进入院线的无一例外亏本,票房过百万已近神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说,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纪录电影缺乏相应的市场支撑。目前的纪录电影多数是政府或企业的订单生产,面向市场的纪录电影微乎其微。仅凭围绕每年重点宣传工作度身定做的几部影片和若干影响力有限的小制作,难以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从投资角度看全军覆没。”
纪录电影急需被呵护
“在既无政策支持,又无市场空间的情况下,纪录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装饰性存在。”张同道直言。他进一步指出,纪录片产业是当下的发展重点,但纪录电影也需被给予关注。纪录电影是电影的重要类型,具有不可取代的文献价值、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与故事片、动画片不同,纪录片肩负记录当下、见证变迁的社会功能,如果今天放弃了现实记录,明天的历史就会留下影像记忆空白。
自从2002年以来,美国、法国的纪录电影趋于活跃,《华氏911》、《科伦拜恩的保龄》、《海豚湾》、《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海洋》等经典作品不仅创造了票房纪录,也构成了电影史上富有创造性的章节。它们的成功大多得力于政府、基金会对于纪录电影的资助与健全的电影放映系统。韩国纪录电影在2009年以前与中国的现状非常相似,然而一部《牛铃之声》改变了韩国纪录电影的命运。此片以不足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获得1亿2千万元人民币的票房,其重要条件是国家艺术电影资助计划资助这部电影在电影院放映8周。就在这8周里,《牛铃之声》的市场价值被发现,进入商业院线,并进而影响了韩国的文化思潮,改变了韩国的电影政策。从此,韩国每年都有20多部纪录电影进入院线,至少会有一两部取得票房成功。“中国纪录电影同样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制定振兴纪录电影制作的政策。”胡智锋强调。
陆地也给出了建议,我们应该制定纪录电影院线资助计划,对于审查通过的影片实行院线放映资助;允许非盈利机构筹募纪录电影基金,以免税、减税方式鼓励企业与社会资本参与,资助纪录电影制作;对纪录电影为主体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