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有你才幸福》:现实主义的回归

    李 舫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3日   14 版)

        正在热播的都市背景的家庭伦理剧《有你才幸福》,聚焦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探讨贴近百姓的真实话题,直面社会进步的焦点矛盾,探讨城市发展的伦理担当。

        从开场到结束,李雪健饰演的祺瑞年与陶慧敏饰演的宋茹君、刘佩琦饰演的康老师、李歌饰演的祺顺芳、徐百卉饰演的李晴、李娜饰演的沈洁、海一天饰演的祺满雨、张绍荣饰演的老林有很多精彩的对手戏,不论是温和的情感交流还是紧张的家庭矛盾,不论是代际的习惯冲突还是人际的尖锐冲突,剧作小说以一个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遭遇,写尽了社会转型时期人物内心的快乐、悲伤、柔软、痛楚、分裂、纠结、麻木甚至是绝望。

        《有你才幸福》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不仅讲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困窘,也讲述了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尴尬。李雪健饰演的祺瑞年是个地道的“老北京”,住在皇城根下的四合院里。正是在这个四合院里,他赡养父母、抚育儿女,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简单而素朴的家庭和伦理结构,在晚年遭遇了人生的窘境:老房拆迁,补偿款成为儿女们觊觎的对象;子女不孝,不理解老人感情需要反而一味索取;老伴去世,陶慧敏饰演的宋茹君与他因迷恋戏曲情投意合,可是他们却得不到儿女的认可和祝福。这是当下我们身边常常遭遇的事件,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他们曾经年轻,曾经有过激情和浪漫,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身心变得衰老而脆弱,被社会边缘化、底层化,成为被急速前进的时代忘记的一个庞大群体。

        这部电视剧的最大特色是讲出了中国社会在由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伦理模式转换的腾挪和尴尬。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人们以血缘为基础,依靠传统经验,选择生活方案,满足各自欲望,服从传统规则,遵守礼治秩序,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真实面貌,涵盖了家、国、天下的伦常。但是,在转型期社会,急速发展与传统伦理发生矛盾。或许不应该简单地将祺瑞年、宋茹君、康老师这样的人物归为所谓“底层人物”,《有你才幸福》致力书写的是芸芸众生,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尴尬、困厄甚至苦难,以及他们面对这一切时的心理反应、现实选择与伦理担当。其实,《有你才幸福》不仅讲述了老龄社会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还讲述了容易被我们忽视却时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比如一个女人的成长史;比如一个家庭的成长史;比如两个老人的爱情史,这种敢于从群体形象进入到个体形象的书写,从大事件大时代中叱咤风云的英雄进入到其中平凡卑微的普通生命,这种关注生命个体,书写命运的承受者和创造者,是一个强有力的视觉转移,也是一种对艺术规律的尊重。

        就家庭伦理剧而言,《有你才幸福》回避了简单化、单一化、日常化、常规化的叙述模式,把变化和不变、事件和矛盾、发展和破坏、生活和习惯、重复和创新这些矛盾的承受者聚焦到一个大的家庭单元,具体到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姐弟关系、亲邻关系等等这些看似狭窄而无法展开的伦理空间之中,选择在整个城市建设背景下个体心灵内部以及人与人心灵之间关系建设和重建作为叙事的基点,在世俗生活的琐碎行进和灾难承受中,展现多极、多元、多角度、多层面、多重判断的人文取向和价值关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创作者没有因题材的微观而消解对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的苦苦求索。《有你才幸福》遏制了强烈的戏剧化冲动,不是靠悬念、巧合和人为的强烈冲突而推进叙述,而是通过导演的镜头语言、演员的表演手法来表现朴实的生活流程。这种对于情感的约束和控制传达了创作者对于坚守、宽容、亲情等中国家庭伦理的真诚思考。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你才幸福》的现实主义创作在当下的回归,是我们的电视剧走向成熟的标志。

        (作者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