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笔者认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的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科学发展,也需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最紧要的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推出了一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应清醒地看到,重视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提高的问题仍较为普遍,还有一些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照搬照抄的现象,缺少有分量的成果,尤其缺乏在全球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必须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努力克服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等主要问题,以质量提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导向引领作用,这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前提。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中国实际,推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创新,这是提高质量的内在动力。要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果“走出去”互动交流,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成果,这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引导资金、人才向质量高、影响大的项目流动,这是提高质量的有力保障。
在评价方式上,实现从“重成果”到“重效果”的转变。“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通过成果转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才能得以体现和发挥。但是,现在还存在重理论研究成果轻实践应用效果的现象:研究者转化应用成果意识淡薄,管理部门转化应用成果服务不力,决策层吸纳应用成果渠道不畅,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因此,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同时,必须重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在选题评价上强化问题导向,增强课题设计的应用性、针对性,尽可能与时代精神合拍、与实际情况对路、与党政工作衔接,把学术追求与发展要求、社会需求有机统一起来。要在过程评价上强化实践导向,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走转改”,深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置身于改革开放火热现实中剖析典型案例,扎根在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挖掘鲜活素材,真正把研究的关注点聚焦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来。要在成果评价上强化效益导向,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激励和竞争机制,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把成果推向市场,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接受检验。
在宣传普及上,实现从“重发布”向“重接受”的转变。“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便会产生巨大力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大众宣传、做好普及工作。当前,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大众传播的手段、格局、生态和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习惯、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以灌输为主、“我写你看”、“我说你听”的精英布道式传播已难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大众的远离,导致了哲学社会科学圈内周转、体内循环、自说自话的传播困局。为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要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话语体系、媒介传播格局、受众参与模式。要在分众传播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习惯,切实改进文风,加强内容生产,培育适应各种受众的多种宣传手段、普及渠道即大众化方式,提升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影响力。要在立体传播上下功夫,根据当前大众碎阅读、轻阅读、浅阅读趋势,建立完善以受众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现代传播体系,抓好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传统的社科传播阵地建设和以互联网为重点的新兴媒体社科传播载体建设,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对重要思想产品、重大理论成果进行全方位、多波次、宽领域推介传播。要在互动传播上下功夫,搭建思想理论交流网络及社会平台,不断推进学术民主,实现与大众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更好地发挥社科理论释疑解惑、明理导向、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
在队伍建设上,实现从“重个体”向“重团体”的转变。“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多样,综合性课题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越来越多,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协作攻关。但目前,我们对专家或拔尖人才从个体上关注较多,对队伍整体建设、科研团队建设重视不够,导致社科队伍整体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因此,必须在培育优秀个体的同时,更加重视团队力量建设。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社科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不断提高其基本素质,夯实社科基础力量,打造社科人才梯队,以利于培养造就哲学社会科学更多的专家、大家。要加强重点团队建设,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学术带头人召集、有关社科组织协调等方式组建研究团队,注重保持团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谐性,使骨干成员相对固定、团队成员能进能出、每个成员优势互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调动,形成富有战斗力的攻坚团队。要加强分类指导,合理调配科研力量,把一些周期较长、综合性较强的重点难点课题交付给科研团队,对一些适宜于个体研究的项目则发挥好拔尖人才的领军作用,避免“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从“重归口”向“重统筹”的转变。拳头只有攥紧了才会更有力量。当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多而分散,比如高校、党校、社科院、社科联及部分党政部门,还有一些社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和部门相对独立、各自为战,彼此之间往往既缺乏横向有机联系、更缺乏纵向深度合作,表现出一方面职能重叠、工作重复等资源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职能错位、工作缺位等放任自流的现象。对此,必须化零为整,打破“条条”与“块块”的限制,变归口管理为统筹管理。要建立协调机构,在国家、省区市等各个层面完善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管理体制,可由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挂帅成立社科工作领导小组,将办事机构设在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社科工作,统一管理社科组织。要优化协调机制,进一步厘清党委宣传部、高校、党校、社科院、社科联及有关政府部门、民办研究机构应承担的职能关系,形成党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各社科单位协作配合、基层组织和研究者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协调力度,制定统一规划,明确社科研究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为各类社科组织提供指导意见;统一制定社科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对专家学者和行政人员实施分类管理,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