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今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对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需要认真领会和把握其要义,需要始终坚持。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然也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中,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发明,有新的创新,这种新的生产力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就会形成整体上新的生产力,或称作先进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的、先进生产力会决定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这又会产生新的阶级状况和构成。新的生产力需要有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来驾驭和发展,这一阶级就成为新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的,而生产关系总是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的,新的、先进生产力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必然同时代表先进生产关系。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就是要善于驾驭和利用并推进先进生产力来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掌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和创新先进生产力的水平。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巩固、完善和发展先进生产关系,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阶级来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中,曾是革命的阶级,它作为新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共产党宣言》中讲:“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胎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资产阶级在新的、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取代了旧的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积极维护、巩固和不断发展与完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实现和发展本阶级的利益。尽管资本主义也是一种剥削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又指出:与封建剥削制度相比,工人具有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选择雇主。资本主义用“经济强制”手段取代了封建主义“超经济强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比起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剥削方式来有其进步的一面。“资本主义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但是,历史的辩证法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要经历由产生、发展、成熟到走向衰落(周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是其表现)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在发展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的同时,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反抗剥削、维护自己的权益,为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展开了经济和政治斗争。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工人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在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中,资产阶级不能再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人阶级。《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也就是说,工人阶级在新社会制度下要创造出快于和总量大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但不是为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取利益。《宣言》中讲:“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要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工人阶级要“以统治阶级的资格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要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也就是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也讲: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事实上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抓两大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他社会主义的要求和特点,都是由此引出来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就要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为前提,这就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正是对马克思的观点的概括和发展。从马克思的理论阐述中,可以明确: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既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着力于快速发展新的生产力;又要代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着力于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着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中国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解放前的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国家,生产力极端落后,劳动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剥削与压迫,民不聊生,极端贫困。统治阶级及其政府既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也不可能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只是代表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广大个体农民也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只有工人阶级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力量。在取得政权以前,在解放区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但其理论和实践、战略谋划,是在致力于代表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为此而进行革命斗争。新中国建立后,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登上在全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体。这种使命是通过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实现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着力于生产力特别是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几个百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体现了新形势下代表更高层次先进生产力的视野和谋划。在着力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着力于社会主义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强调民生为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强调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着力于分配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中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为此,“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也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有这一切,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使命中的战略布署和重大举措。
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作为党的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只有履行好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各种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执笔人:卫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