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开封5月9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黄世俊)“看展览时得到的是心灵上的震撼,离开时怀着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参观者的心声。
继去年引起轰动的“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之后,河南大学、光明日报《书摘》杂志社及聚协昌博物馆再次联合,以“勤学路·中国梦”为主题,5月5日在河南大学博文楼举办“科举书院文化展”,吸引了两岸三地数万人的目光,专家学者们更是睹物生情,从不同角度解读展览的文化价值。
郑州大学张旭华教授说,这些科举文物种类齐全且保存完好,文献价值之高在当今少见,这些丰富的史料足够写一本专著。河南大学清史专家段自成对展出实物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展品里记载着“乡饮”详细情形的纸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乡试的试题及学子答卷,都是百年前学子们留下的珍贵文化记忆,对了解传统文化有深远意义,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对社会道德培养曾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书院是学子学习的地方,学术交流氛围宽松,师生关系融洽。如今这些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符号真切展现在世人面前,有着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传承师德学风,为教育注入新活力,是展览给大家带来的另一思考。明清师德师风及书院学子刻苦精神体现在每件展品上,从多个视角展示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优良学风,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认为,展览能够让自己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学子赶考路上刻苦用功的书桌,三面遮蔽一面透光的孔明灯,记载学子“丁忧”请假制度的文书,是古代书院教育严谨与宽容并举的实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认为,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要吸收古代教育的优良作风。一方面要秉持师德诲人不倦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同学与老师之间互动融洽的关系。此外,河大贾玉英教授以科举制度的糊名法、誊录制为突破口,认为这是对教育公平的一大借鉴。聚协昌博物馆马屯富和河南大学教授闵祥鹏,在一块刻着“三士一堂多福多寿多文章”警示语的木犊前流连许久,认为将该警示语置于学堂之上,希望学生之间不要互起争执,要行君子之风,相互忍让,彼此体谅。这一文物展现出古代书院文化不仅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而且还倡导学生要注意修身养性的品格塑造,对当前教育学子品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科举文化依托儒家文明,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回归到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跟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接。提升文化自信,需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普及解读好文化遗产。”郑大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这样认为。数次参观过展览的河大教授牛建强也表示,要做到文化自觉自信,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红烛展”实际珍藏着那个时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