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发生后,巨大的破坏力和可怕的景象,会使亲历者感受到生命的威胁,而亲人的丧失、伤残、目睹他人死亡等则会引起强烈的哀伤、焦虑、负疚感和愤怒。这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由此带来的负性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应对与处理,将会成为终生的心理疾患,正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片首语提到“23秒,32年”。
灾难留给人们的创伤往往被层层密封,成为个人心灵深处吞噬幸福生活的黑洞。灾难不仅给幸存者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也会给社会带来涟漪式的心理影响。与想象不同,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冲击呈现出独特的“台风眼”现象:灾难发生后,人们心理恐慌最高的地区,不是在灾难的中心地带,而是发生在灾难地的周边地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处于灾难中心地区的汶川、北川等地的民众,在心理上遭受巨大冲击和创伤,而在周边地带和非灾区,很多孩子晚上恶梦增多,成人的抑郁症发病率增加。我们远在北京的心理咨询热线在大地震后一周,每天的咨询量比平时暴增十倍。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泄漏后,不仅带来全日本的恐慌,也让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等非理性的现象。因此,每一个直接或间接触灾难的人,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灾难发生后,我们常会以为,必须让遭受心理创伤的人远离伤心地。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采用大鼠实验,模拟了创伤后的康复过程:通过电击让两组老鼠形成创伤,在撤掉引起创伤的电击后,一组留在原先的环境中,另一组则放到一个舒适的陌生环境中。在最初一个月内,放在原先环境组的老鼠要比离开原先环境组的老鼠有更强的创伤反应。但随着时间推移,放在原先环境组中的老鼠反而比离开原先环境组的老鼠康复得更好。这个实验有很多启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生物创伤发生的环境,虽然可能引发再度的创伤体验,但是,它也促使生物不去回避,主动应对,从而走向康复。
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沉淀了很多能够疗治灾后心理创伤的文化元素。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北川的很多学校都开始复课,但学生们基本上无心听课,坐立不安。可是,当一首古老的北川羌族民歌在校园飘荡时,学生们会突然安静下来,受伤的心灵也随着旋律开始自修复。地震发生后的第49天,在绵竹的体育场帐篷安置点,民众自发进行了一场“七七”祭奠。生者与死者做最后的告别,有了告别,才有“心”生活的开始。
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是被打倒还是勇敢站起来?在昔日的汶川、玉树灾区,在今天的雅安,我们看到了很多如同劲草般灵动而坚强的,逆风生长的人们。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