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中国式过马路”整治首日

    北京仍有人“勇闯”红灯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7日   10 版)
    图为几名女孩违章翻越道路中央隔离带过马路。 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5月6日电(光明网记者张薇)从今天起,北京市全面启用罚款方式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其中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非机动车闯红灯罚款20元,处罚将主要针对不听劝阻、带头违法者。那么这项整治举措是否落到实处,以往错综复杂的街头景象是否得到了改善?记者在几个繁忙的路口进行了调查。

     

        闯红灯现象并未消失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崇文门十字路口,正值上班高峰,人流车流量较大。记者注意到,这个十字路口共有1名交警、3名协管员进行交通引导工作,交通状况总体较为规范,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红灯了啊,别过了啊。”“停一下,停一下,别走了。”“别往前挤了,等会儿再过。”佩戴袖标的协管员在不停劝导步履匆匆的行人,许多人也听从引导停在了红灯前。

     

        然而,只要协管员稍不注意,就有人“以身试法”,这不,一名穿黑衣的男子大步流星地穿梭在车流当中,看得人心惊胆战。“闯红灯不安全,这位同志别走了啊。”男子对协管员的劝阻像没有听见似的,径直向马路对面走去。

     

        “没办法,我们的工作是以劝导为主,交警负责处罚,但是总有些人不听劝,劝了也没用,还是照直走。”这位在该路口工作多年的协管员对记者表示。

     

        “随大流”让执法倍感无奈

     

        记者在十字路口观察了近一个小时发现,其实大多数人在看到红灯亮起时,都能够停下脚步等候,但只要有人带头闯红灯时,许多人就开始神情犹豫,并紧跟而上,不慌不忙地穿行,最终在马路当中形成“人墙”。

     

        “其实也不想闯红灯的,但上班时间又紧,我看大家都过去了,自个儿站那儿挺傻的,就过来了。”一名刚穿过马路的男子边摘耳机边对记者说道。

     

        像他这样心态的不在少数,记者沿着路口往南走后看到,在一些较为狭窄的马路当中,奔跑穿梭的上班族,边过马路边吃早点的情侣,还有突然“蹿”出来的三轮车等非法运营车辆,与因红灯亮起停在路中无法转弯的车辆一道,将十字路口围得水泄不通。

     

        记者发现,现场执法的交警对机动车、三轮车的处罚较为容易实现,但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却有些无奈和力不从心。据交警介绍,现在北京150多个点进行执法,但不会每天固定一个点,他们会不定期地换执法点。从警方角度来讲,一个人很难对路口各处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处罚,有时候行人往往一哄而上,也有说没钱或者没带钱包的,这种情况一般还是以批评教育训导为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