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是好事,但脱离实际压指标招商,让我们疲惫不堪,真是有苦难言。”日前,中部某省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诉苦。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过了头的“指标困境”
“领导负总责,全员齐参与,人人有任务,个个忙指标”,成为有些地方乱压任务、乱分指标招商的生动概括。记者了解到,一些省份县级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最重要的指标,给涉及经济的相关部门下达硬性指标,甚至连教育局、组织部、宣传部等机关部门的干部,也被沉重的招商引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不顾实际,大搞摊派,把招商任务分解到每个机关单位、干部头上,造成“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完成任务的官员,按照招商数量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奖励,如果“表现突出”,则会获得“火箭提拔”。相反,完不成任务的,轻者扣发奖金,重者停职或免职。
“我国目前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于是招商引资就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杜治洲说。
“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表现,带来不好的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给各级干部乱压指标,使一些单位陷入过头的指标困境,这种“政绩锦标赛”违背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狠刹。
角色错位滋生腐败
某中部省份基层干部小王告诉记者,“指标压力大,就使一些干部‘不务正业’,忙于拉关系、找人情,迫不得已,签订虚假合同、投资意向企图‘蒙混过关’,甚至被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人员利用,造成恶劣影响。”
记者还了解到,为吸引投资,有些地方政府不惜“血本”,甚至制定“零地价”“零收费”乃至补贴资金设备等优惠政策。”
“盲目压任务招商引资,是角色错位的表现。”汪玉凯说。他认为,地方政府不顾自身角色冲在招商引资第一线,盲目地、片面地追求政绩,并把招商引资作为干部政绩的一项指标,刺激一些干部冒险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在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竞相“优惠”,已经滋生诸多腐败现象。
对此,杜治洲指出,一些地方和政府工作人员由于实在无法完成任务,只好采取“假招商”,形成“虚假繁荣”。这不但产生一系列腐败现象,而且模糊了政府职责,最终受害的是当地群众。
不能脱离实际乱派任务
如何解决乱压任务的招商引资乱象?杜治洲说,应抛弃简单盲目分配任务的做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根据八项规定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真正考虑群众利益。
汪玉凯认为,政府作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主体,应着力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增强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家指出,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乱派任务,乱下指标,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及公平正义为代价,应立足实际,别让脱离实际的任务、指标压过了头。(本报记者 王昊魁 李 可 本报通讯员 易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