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经济聚焦

    城镇化:不要“貌合神离”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7日   16 版)
    整齐漂亮的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红旗村民居。 张建成/CFP
    我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CFP

        核心提示

     

        新型城镇化不是鼓励各地竞争名义的城镇化率

     

        应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

     

        需转变观念、强化政策执行力,防止“貌合神离”的城镇化

     

        过去的五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2.63亿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

     

        不要“名义”的城镇化

     

        数字:

     

        近年,各地城镇化率相继公布——今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西藏城镇化率要达到35%以上。贵州2012年城镇化率为35%,根据该省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化率达到41%左右。

     

        截至去年,南通城镇化率达到59%,苏州甚至达到80%。“但是,新型城镇化不是鼓励各地竞争名义的城镇化率。”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韩康近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国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当前,城镇化率成为地方政府热衷的重要发展指标,应将城镇化发展节奏放慢一些,不要急于在未来15-20年间,把最后城镇化空间填平。

     

        中央党校副校长张伯里说:“目前我国城镇户籍人口占比为35%-38%,与城镇化率差距较大,离实现‘人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以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向前推进。但如果按照真实的城镇化来看,应该不到35%。因为有2.63亿是城市流动人口,除去这部分人口之外我们的城镇化率不到35%。”

     

        不要“土地”的城镇化

     

        数字:

     

        河南永城,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的一座县级市,最近20年扩张迅猛:建成区由1990年的0.23平方公里变为18.21平方公里,面积增长20倍以上。浙江的慈溪,建成区面积则由2.92平方公里剧增到213.17平方公里。

     

        与大连相连的普兰店市麦家村临近黄海,近年来,村民们逐渐感到原来甘甜清澈的井水变得越来越苦涩。

     

        “一个重要原因是海水入侵。”大连市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王涛说。以大连为例,海水入侵面积2012年增长到657.4平方公里,占大连行政区域面积12573.85平方公里的5.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土地、交通、环境的承载能力正在经受巨大考验。

     

        从1990年到2010年,中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从1.22万平方公里增长到4.05万平方公里,是1990年的两倍以上。迅猛的城市扩张背后,是20年间有1.7万平方公里耕地被城市化。

     

        另一方面,从2000年开始,全国城市建成区的使用效率开始下降,表现为单位面积内GDP的增速有所减缓。

     

        “当前,应设定扩展极限,强化城镇建设范围控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说。应划定“两个边界”。一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圈内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二是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圈内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极限范围。

     

        “城市发展规模不能人为安排和控制,但人均用地极限是可以设定的。从长远看应逐步向以下标准靠拢:大城市人均用地极限80-100平方米,中等城市90-110平方米,小城市100-120平方米。以人均用地来制约城镇土地规模扩张。”胡存智说。

     

        对此,张伯里坦言,很长一段时间,城市的规模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显示政绩的亮点。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的现象十分普遍。要改变规划“墙上挂挂”的现实,仍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相应的考评机制。

     

        而片面追求城镇化的规模,其背后的实质就是“土地财政”在作怪。必须看到,我们要的城镇化,不是空洞的城镇化,而是真正有产业基础的城镇化。

     

        不要“病态”的城镇化

     

        数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对中国城市幸福指数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居民对本城市交通状况满意率仅为25.3%;对本城市卫生环境评价满意率为38.9%;对所在城市就业状况的满意率为31.3%;对当地医疗卫生状况的满意率仅为33.4%。

     

        “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关键是针对性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为居民创造一种可以幸福生活的氛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中国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盲目攀比国外城镇建设标准的超前规划的做法,大大超越了我国城镇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从更深层次看,则需要转变观念,强化政策的执行力,防止“貌合神离”的城镇化。

     

        “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50年,日本用了近100年,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才进行了几十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强调,“我们需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中,必须高度关注农民工这个群体。”杨志明说,“我们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投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

     

        杨志明分析说,在中国,刘易斯拐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时段。中国的人口红利还会延续几十年。从“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从“速度”的城镇化到“质量”的城镇化,我们需要一场付出真金白银、真情实感的改革。

     

        (本报记者 冯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