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平的家,在遥远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河乡岩口村。
有多远?坐火车、乘大巴、换中巴、爬两座山,每次从北京回家,都要3天。
朱启平的梦,一直藏在这连绵的大山深处。
什么梦?做个好老师,把知识和信念带回家乡,让孩子们看到大山外的精彩世界,走出大山。
出山去,上大学!正是这个信念,撑起了少年朱启平的精神与脊梁。在贫寒的童年里,在艰难求学路上,他也曾动摇,也曾迷惘,但以信念为北斗,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校正方向,不再迷途。
2009年,朱启平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4年来,他一边求学,一边圆梦——大一暑假,他组织支教队回到岩口,在当地唯一的民办小学义务授课。此后每年,他们都如约而至,还把“北京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基地”建在了这所仅有1名老师、60多个学生的村小。“每次20多天课程,我们能给孩子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爱,是信念,还有希望。要让孩子们知道,除了工地,大山外,还有个地方叫大学。”
今天,毕业在即的朱启平谢绝了省会重点学校的邀请,回到毕节市执教。他说这是他刚答完的人生第三道考题。“自我牺牲?不,是在最需要我的舞台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他笑着说,眼中满是自信。
第一道考题:辍学?读书?
家里无力负担学费。即将升初中的他下定决心:绝不辍学。自己赚钱,也要读书!三次高考,他成了梦想中的师范生。
一座低矮破败的泥草屋,默默蹲守在小径尽头。
直到2010年,这仍是朱启平一家人的居所。等到乡里危房改造,他家才最后一批搬进了砖房。
朱启平早已习惯了贫穷。村里没有公办小学,他一二年级在私塾度过,此后便每天往返十几公里去邻村读书;2007年前全村不通电,作业只能在油灯下完成。挣扎到小学毕业,家里再也负担不起三个孩子的学费了。
“去打工吧?”弟弟无奈。他却不吱声。
绝不辍学。自己赚钱,也要读书!执拗的小启平只身来到乡中学,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日子。住不起宿舍,就以帮干农活、做家事的代价借住在远房亲戚家。刻苦攻读之余,他上山采野菜、摘杨梅、挖药材,一分一角地攒学费。
初中毕业,他考取毕节一中,却因学费太高不得不转读毕节地区民族中学。
又是一段更苦的打工生涯。寒暑假和周末,他常饿着肚子四处奔波,刷盘子、挖土方、做搬运、发传单、卖玫瑰花……然而,学习一刻也不曾放松。深夜灯下,他一道道解题、一页页背诵,顾不得浑身酸痛,忘记了辘辘饥肠。
他时常畅想自己的人生路。长大了做什么?打小,他便梦想当一名私塾先生。多年艰辛求学,令他感受到教书育人的神圣。
2007年5月,喜讯传来:免费师范生政策将于当年实施。仿佛一束阳光照亮心灵,即将高考的他瞬间作了决定:报考北师大,去首都读书,当老师!
没曾想,一考便是3年。前两次,他以不小的分差分别被贵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录取。他不甘心,均很快申请退学。
难以割舍的教书梦,始终在他心头萦绕。
他决心最后一搏。常年超负荷打工影响了学业,唯有专心复习,才有望成功。然而,学费何来?幸好,毕节兰苑中学知道了他的故事,愿意接纳他免费复读。
2009年7月,盼了太久的捷报终于传来:他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师大历史学院录取。
拿着录取通知书的手抖了又抖。两串隐忍很久的泪,终于泉涌。
第二道考题:经商?从教?
学业的差距、语言的障碍、成功的诱惑,一度把他拉进灰暗世界。挣脱了经商梦和抑郁症的困扰,他在讲台上找回成就感。
圆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而是加紧打工——不仅为自己,也为弟弟。三年前,辍学多年的弟弟被他劝回学校:“书必须读,钱我出!”
2009年9月,他把暑假赚的4000元钱留给弟弟,自己揣着200元,奔向新天地。
然而,压力与迷惘很快袭来。
一方面,大都市的赚钱机会数不胜数,每走一步都充满诱惑。
另一方面,学业和人际交流却遇到了瓶颈——首先是普通话。一口浓重的贵州方言,使他无法和别人顺畅交流;其次是英语。高一才接触英语,没上过正规的听力、口语课,大一分班考试,听力只考了8分。
自卑啃噬着他的心:我究竟是不是做教师的料?走其他路是否更容易成功?有师兄开公司,劝他入股。几番权衡,他动心了,咬牙把3000多元积蓄倾囊投入。
班主任王秀丽看出了异样,苦心劝导:“人生路很长,为眼前利益放弃长远目标的短视行为,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也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尽可能保障他的生活条件。
朱启平被触动了,开始专心学习。不会普通话,就拉着室友“陪练”;英语太差,便买来幼儿英语、音标卡片、听力磁带,从头学起。
“他成了我们班最刻苦的一个,每天起早贪黑地学。好多次听见他在操场上大声读英语,课间也躲到走廊上一遍遍念。”室友何进军记忆犹新。
大一暑假,他摸索着组织起了支教队伍,成功完成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严酷的考验。大二一开学,打击接连而至——虽然苦读英语,期末考试听力仍未过关;综合测评成绩靠后;参股公司倒闭,数千元投资化为乌有……他沮丧至无法自拔,到医院一查,竟患上了抑郁症,甚至一度失去生的勇气。
其后,便是大半年住院治疗、休养的日子。
强者之所以强,不在于从未跌入低谷,而在于能在谷底积聚能量,重新攀登。朱启平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自我剖析反省。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反复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写下长达数万字的日记。
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被一层层剥离,一个真实的自我渐渐坦露出来。究竟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成功?梦想和金钱,哪个更重要?他发现,自己时常梦回支教的日子,只有那些站上讲台、走进学生的片段,才能让他感到快乐、宁静与充实,而关于金钱的回忆,往往伴随着痛苦。
认清了自己,他渐渐振作。在病房里,他和两名高中生、一名初三生组成了“学习小组”,互相鼓励、共同提高,新的支教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一遍遍细化、修改。
新学期开始,走出阴霾的他回到校园,继续逐梦。
第三道考题:大都市?小县城?
3年支教成效渐显,他愿做永远的支教“编外队员”。省会中学伸出橄榄枝,他却选择了毕节:那里离大山近些,更需要我。
又是两度花开花谢。当第四支支教队即将组建的时候,朱启平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关口——择业。
他把求职申请投给了毕节一中。同学们有些惊讶——以朱启平的实习成绩,他若想留在贵阳,应该不难。
的确不难。大三上学期,他赴贵阳一所重点高中实习。一开始,学生们对这位其貌不扬的小老师多少有些轻视,可半个月过去,便被他的认真与友善征服了:改作业,他耐心圈出所有错漏,还写上大段大段贴心的评语;讲试卷,他打通所有知识点,梳理出清晰的主脉络……最后一次班会,他播放岩口支教的视频给大家看,并恳切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勉励学生们“为了梦想,永不放弃”。
学生们感动了。他们把心里话写在贺卡上、留念册里,满是祝福与不舍:“你是我遇见的最刻苦、最认真、最坚强、最善良的人,我正学着你,像你一样奋斗,像战士一样。”“要自信,虽然你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我们爱你。”“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丢了的吃苦耐劳和勤奋努力”……学生的拥戴是最好的推荐信。然而,他没有去接学校伸出的橄榄枝。
因为,毕节有岩口小学,有他亲手开辟的支教基地。在毕节一中,他可以常回岩口,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当永远的“编外队员”。
4月18日,记者随朱启平回到岩口村。迢迢山路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朴素的二层小楼——“官代河小学”。
这是岩口村第一所公办小学,不久前刚完工启用。原先那所民办村小的孩子们都随着老师梁正雄迁到了这里。见到朱启平,梁老师乐呵呵地报喜:“多亏你们和政府沟通。新学校修起来了,马上还要修球场、食堂。老师增加到了3个,学生也蛮多,就等你们来了!”
朱启平连连点头,满心感慨。
他想起2010年首次支教的情形。那时,岩口小学的校舍还是三小间破旧的石砌房。没有桌椅,就用长木板架在石头上充数;没有电灯,一到阴天连黑板都看不清。队员们住在同样简陋的小屋内,忍受蚊虫跳蚤的叮咬,忍受3个星期不能洗澡的煎熬,忍受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夜晚。然而,看到精心准备的课程受孩子欢迎,看到家长们对新老师如此信赖,听到学生们时时哼唱着自己教的歌,他们倍感幸福。
只有支教队员们知道,朱启平为这一切付出了多少心血。
头一次组织支教,为保万无一失,他花一周时间自费回乡调研,把路线、食宿等事项摸得清清楚楚,还和毕节市城关区教委、大河乡政府、梁正雄老师进行了充分沟通。
他牵头建章立制,招募队员时严格考核,组建队伍后定期培训、试讲、修改教案,还要求队员们随时总结交流。
怎样讲课孩子爱听?教些什么作用最大?他一次次和队员们探讨,恳切地阐述观点:“关键是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我们不仅要丰满他们知识的羽翼,更要唤醒他们渴望飞翔的雄心。”
为开阔山里娃的视野,他们多次为岩口小学募捐图书,朱启平自掏腰包购买的就达2000多元。在他们的感召下,北京银行等爱心单位答应为学校捐建图书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语法、法律知识……他们对梁正雄老师进行了多方面培训,帮助他提高水平。
家访和调研每次必不可少。朱启平带着队员们挨家挨户地走访,摸清了岩口村的教育状况,还成功地打消了几位家长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支教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让爱心和智慧永远传递下去。
站在校门口,朱启平谈起了对未来的规划。
“毕节需要好老师。我将在这里为新的梦想而战:边认真教书,边在职修读硕士、博士。再过几年,我的学生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最饱满的种子,长出希望,长成栋梁!”
一阵欢呼响起。刚下课的学生们发现了他们的朱老师,雀跃地向他跑来。一双双小手勾住他的脖子,搂住他的腰,抱住他的腿,不愿撒开。他蹲下去,揽住孩子们,脸上漾起了阳光一般的笑。
这正是他梦中的样子。(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