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与灾区人民共度“五一”

    芦山的“五一” 一生的记忆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2日   01 版)
    “五一”劳动节,建筑工人在芦山安置点搭建板房。(本报记者 张春雷摄)

        芦山的“五一”,人们繁忙依然。前来抗震救灾的工人、解放军、医护人员、志愿者,和以往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说,“五一”留守在震区度过,因为责任,因为感恩,因为不舍。

     

        他们说,这次留守过节,或许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五一”。

     

    留守,因为责任

     

        5月1日早晨7点不到,领餐的队伍便和往常一样早早排了起来。

     

        这个长长的队伍,是震后来过芦山的人们共有的记忆:每天的7:30、11:30、17:30,人们便可以来到体育馆对面的成都军区联勤部便民热食点领取餐食。最长时,队伍一直绵延二三百米。

     

        地震发生后,为了让灾区群众不受饿、有热食,成都军区联勤部从军需综合培训基地抽调30名等级厨师和营养配餐师来到芦山,提供一日三餐一荤一素的热食。“4月22日起,每天发出4500多份,到今天,共派发近5万份。”军需综合培训基地教员肖华能说,“看着老乡们吃到热饭时开心的样子,我们很有成就感。这两天过节,我们每顿饭还特意多加了一个荤菜。不过不管是不是‘五一’,让受灾群众吃上饭,都是我们的责任。”

     

        “是我们的责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七医院护士刘楠和院长杨人懿也这么说。

     

        今年26岁、已经当了5年护士的刘楠,看起来还像个实习生。三十七医院是第一家进入芦山救援的医院,而她也成为第一批灾后进入芦山的医护人员。不过,刘楠在同事中出名并不是因为这个“第一批”,而是因为她在塌方下的逃生经历。

     

        灾后第二天,刘楠跟着医疗队向“孤岛”宝兴县挺进途中遭遇塌方,几米宽的石头,把医疗队从中间砸成了两部分。“院长在塌方前面,我们几个女战士在塌方后面,上面还在不停掉石头。当时我们和前面的院长他们联系不上,而石头又在不停地落,我们就赶紧跳下公路,绕到悬崖下河滩上,顺着河滩猛冲过塌方段,再沿着悬崖爬上来。我们猛冲时,石头还是落个不停,幸好没有人被埋,不过好多人都被飞石砸伤了。”

     

        说到21日的这次塌方逃生,三十七医院院长杨人懿既感动又心疼——因为没有信号,队伍被分割后,他们在前方无法知道后面的人是否安全。“但是我们不能在那里等待,只能向前开进,因为早到达一秒,被困人员就多一丝生机。而刘楠他们在通信中断时,选择曲线通达,也是为了争分夺秒。这是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作为军人的使命。”杨人懿说。

     

    留守,因为感恩

     

        在芦山通往宝兴的咽喉要道上,站着一排身材高瘦、衣着黑色衣服的特警。衣服背面,“玉树特警”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每天空歇时候,都有不少震区的群众和志愿者前来和他们合影。因为他们来自于玉树,有人还幽默地称他们为“临风哥”。

     

        22岁的藏族小伙久美多加,就是24个“临风哥”中的一个。“我是幸运者,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有机会到芦山的。”久美多加告诉记者,芦山地震发生后,很多特警都踊跃报名前来抗震救灾,他从众多特警中脱颖而出,终于圆了自己的报恩梦想。

     

        “我是玉树结古镇人。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我逃出后,屋子轰然倒塌,然后耳边就听到痛哭声。这种地震灾难带来的痛,我们玉树人比任何人都懂。”久美多加激动地说。

     

        “不过,除了懂得痛,我们更懂得救援的温暖。”久美多加回忆说,正在大家绝望的时候,解放军来了,救援队来了,物资来了,这些来自全国的力量,一下子把萦绕在心头的阴云驱散。

     

        感恩,是每一个玉树人心头的强烈愿望。

     

        巴德也一样。巴德是玉树州八一医院的一名急诊内科医生。由于符合“党员冲在前”、“临床经验丰富”两个条件,巴德最终如愿来到芦山。

     

        “玉树地震后,兰州军区、北京军区一些医院的同志,在玉树呆了半年以上,为玉树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很想像他们一样,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多作一点贡献。”说这些话时,巴德眼中充满了诚恳和坚毅。

     

        感恩,是每一个玉树人都会铭记一生的信念。

     

        说这句话的,是玉树州政府秘书长索河。索河是这次玉树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玉树救援队帐篷外面的条幅“芦山人民,玉树来报恩来了”最能表达玉树人的心声。

     

        不过,让索河没有想到的是,想着报恩来芦山,结果却又背上了新的“人情”。

     

        “得知我们的到来,附近一位大嫂每到饭点就跑过来做饭,还自带米饭和蔬菜。给钱不要,不让做饭她就生气;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每次下乡巡诊、做防疫,老乡们都往手里塞饭菜塞水,你拒绝,他们就不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些旧恩新情,历经1500公里、28小时赶到芦山的玉树救援队,要继续留守,和灾区人民在一起。

     

        “由于路途遥远,我们不可能像其他救援队一样来得早,但是我们一定努力比别人撤得晚。”索河说。

     

    留守,因为不舍

     

        刚来芦山时,胡成军没有想到自己一周的假期远远不够用。

     

        胡成军是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的大四学生。听到地震的消息后,他就计划着来灾区做志愿者。“汶川地震时我正在读高三,家里怎么都不同意我去灾区,这个遗憾一直还在。这次看到芦山受灾,自己就下决心一定要来。”

     

        4月29日,带着同学们捐赠的点滴爱心款,胡成军和朋友解朝伟抵达芦山。帮老乡鉴定房屋受损情况、协助发放物资、背着喷雾器做防疫,几天的志愿者生活让胡成军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芦山带给他的感动,也让他对这里依依不舍。“在芦山人眼中,来到这里的都是来帮助他们的,所以他们非常感恩,想各种办法对你好,塞吃的塞喝的。”

     

        胡成军说,原计划是5号回实习的公司,现在很期待能协调一下,把假期延后一点。“太不舍得走了。”

     

        依依不舍的,不只是像胡成军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像孟琳一样的媒体记者。

     

        孟琳是四川电视台的记者,地震发生前一天,他刚刚出了一周的差。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拎起包就出了门,包里的衣服还未来得及换洗。

     

        从4月20日到5月1日,孟琳在灾区呆了12天。12天来,和受灾群众在一起,他被深深地感动着,而这些感动,也吸引着他选择了留守,不愿撤离。

     

        孟琳给记者讲了他采访中的一个故事。一位叫何奎的老兵,本来已经转业待安置,听到地震的消息,自己带上行李铺盖搭车追赶大部队。赶到后,就带领新兵给百姓发药。问他,既然经历过汶川大地震,何必又“自寻苦吃”?他回答了短短七个字:“我想来,我应该来。”

     

        “这七个字,也适用于我们记者。”孟琳说,作为一名记者,看到国家发生灾难,总是想第一时间赶到,最后一个撤离,“我们想,也应该去见证这些,分担灾区的痛苦,传播灾区的感动。”(本报芦山5月1日电 本报记者 张春雷 李晓东) 

     

        (更多抗震救灾特别报道见4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