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全国古籍普查拾珍” ⑤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台州公使库刻本《扬子法言》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30日   06 版)

        2007年9月,辽宁省图书馆申报南宋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扬子法言》一书,参与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这部《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是晋李轨、唐柳宗元、宋宋咸、吴祕、司马光五臣注本,皮纸印造,墨色莹洁,初刻精印,为海内所仅存。

        扬雄(前53—前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扬雄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因口吃不能剧谈,但好深思,酷爱辞赋。

        扬雄所作《扬子法言》自汉代以来,注家蜂起,代有其人。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司马光上疏请崇文院校正《荀子》、《扬子》、《文中子》、《韩子》,并送国子监刊行。神宗熙宁元年(1068),此书刻成,是为北宋国子监刻本,即“熙宁本”。1126年靖康之变,金人攻破东京,大肆劫掠,北宋官府所藏图籍及图籍板片被金人捆载北还。宋室南渡后,特别是中兴以后,经济繁荣,书籍奇缺,北宋旧刻板片又无由用以重印,故只好搜求北宋刻书传本借以重刊。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唐仲友在浙江台州重刻《荀子》、《扬子》、《文中子》等便是一例。

        唐仲友其人及其在台州镌刻《荀子》、《扬子》、《文子》等事,在历史上是一桩公案。清康熙时所修《金华府志》卷十六载:“唐仲友(1136—1188)字与政,父尧封,为侍御史,以直言称仕,直龙图阁,朝散大夫。仲友博涉群书,登绍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判建康府。论时政,上纳其言,再转知台州。兴利除害,政声哗然。俄为同官高文虎所忌,谮于提举刑狱,劾罢。主管建宁武夷山冲道观,开席授徒,学者云集。仲友史学精绝,尤邃于诸经,下至天文地理、王霸兵农、礼乐刑政、阴阳度数、郊庙学校、井野畿疆,莫不穷探力索而会通,其故精粗本末,兼该并举。与吕子同居于婺,而独尚经制之学。然天性廉直,与物多忤,仕未通显,托之于论述而终”。

        读了这段传记性文字,谁都会认为唐仲友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中的一位政绩斐然、廉洁奉公、耿介敢言而又怀才不遇的循吏良臣。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被府志吹捧得“白璧无瑕”的人物,在台州任上竟被朱熹连劾六状。

        唐仲友是浙江婺州(今金华)人,其父是唐尧封,字嘉猷,南宋绍兴间进士,又中师儒选。累官侍御史,吏部侍郎,国子监祭酒,直龙图阁,朝散大夫。唐仲友是绍兴二十一年(1151)赵逵榜进士。其兄唐仲温,字与直,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榜进士,尝任饶州教授。其兄唐仲义,字与信,绍兴三十年(1160)梁克家榜进士,尝任通判。父子四人先后考取进士,可说是满门荣耀。以宋代官员的工资薪水待遇而论,唐家的日子应该是既富足又显赫,可是他们并不满足,在家乡婺州市门巷开设了一家书肆,至今仍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郑注《周礼》,就是当年市门巷唐宅的出版品。不仅如此,还开有彩帛铺,经营彩帛锦缎等货卖。他们是文人、官员、商人相结合的封建家庭。

        朱熹是理学大家,正人君子,曾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以浙东大饥,改任浙东提举。朱熹临危受命,救荒革弊,并负起了纠劾地方官员劣迹之责,故有累章按劾唐仲友之举。朱熹弹劾唐仲友一共六状,其中一状就是关于唐仲友利用犯人伪造假币及开版印制赋集及《荀》、《扬》、《韩》、《王》“四子”之事。根据状文可知,唐仲友使用犯人为其开版,并动用公使库官银付梓。如若是出以公心,弘扬文化,传播学术,或为本州公使库创收赢利以应付过往官员,在宋代是不算贪赃枉法的。唐仲友却在刻书之后中饱私囊,这才是朱熹弹劾他的本质所在。

        事情已过去了八百多年,有没有这段公案都不影响《扬子法言》的版本价值。有了这段公案,更增加了它的无穷趣味,也增强了它的知名度,提高了它的版本地位。唐仲友在台州重刊“四子”,以熙宁本为祖本,并在版式规制等方面悉“视熙宁之故”,所以台州本四子历来为藏书家和版本家所珍重。台州本四子中的《文中子》、《韩子》久已失传,难以言状。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国家图书馆购回香港陈清华藏书,其中有一部宋版《荀子》,多认为即是台州本。后经认真考查,乃为台州本的翻刻本,于是台州本的面貌再次成为人们的一种奢望。辽宁省图书馆发现的台州本《扬子法言》,不但填补了人们想象的空缺,也证明唐仲友在台州刻四子是一件不争的历史事实。其价值的核心在于,它是北宋国子监本的翻刻本,渊源有自,系统分明。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仅将此书著录为宋刻本,未揭示出它就是宋淳熙八年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的真谛。

        (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致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