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学科研究

    危机经济学派的分类及发展

    曾庆鹏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6日   11 版)

    缘 起

     

        2008年,经济和金融危机再次作为市场经济不期而遇的幽灵出现。时过四年,在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国有化的救助行动,以及以通货膨胀为目的实施的系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国经济尚未走出经济萧条的谷底。而此时欧债危机亦未见曙光,也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当初曾经希望一次性债务重组就能解决的“金融危机”渐渐远去,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逐渐显现,经济学界急需寻找到一种药方,以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危机并重构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危机经济学呼之欲出。

     

        与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指明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不同的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经济自由主义的信条,而且也把凯恩斯主义归结为理论祸端。西方学术界认为:主流宏观经济学未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危机,甚至在分析框架中就直接取消了这一问题。因此重建危机经济学非常必要。

     

        危机经济学是什么?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认为,危机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如何失灵以及为何失灵。鲁比尼并没有区分市场运行的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他将马克思﹑凯恩斯﹑明斯基等对经济危机的宏观分析,与希勒﹑金德尔伯格﹑罗格夫﹑索罗斯等主要关注微观领域的金融危机理论放在了一起。希勒以行为金融的“非理性繁荣”对抗法玛等人的市场无可战胜的理性有效;金德尔伯格关注货币危机﹑银行恐慌及债务违约等事件在经济危机中的基本轨迹;索罗斯承认对市场的局部性和扭曲性的认识谬误会强化某种市场趋势,进而形成金融危机。我们采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概念的区分,将某种形态的市场经济经过较长的演化过程必然走向衰落甚至崩溃的危机,与那些经由债务重组可以解决的金融危机区别开来。故危机经济学,是从宏观市场失灵的角度研究经济危机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这一定义出发,西斯蒙第﹑马尔萨斯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对市场宏观失灵的认识,属于早期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全面阐述奠定了危机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而凯恩斯及明斯基则贡献了属于西方经济学语境的经济危机论,并对危机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等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奉行宏观经济供求平衡的萨伊定律时代提出了各自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西斯蒙第认为,在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总是彼此孤立地进行局部平衡,因而总量平衡不能经常实现。当生产普遍存在供过于求时,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问题。马尔萨斯提出应该由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地主阶级来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危机并将生产过剩的原因归结为某种外生冲击。当外部冲击催生经济繁荣时,受心理预期驱动的投机热情会把资产价格推高直至资产泡沫及金融危机形成。当危机从金融部门向经济的其他部门蔓延,就会破坏商业活动从而造成大规模失业的经济危机。杰文斯则认为,正是外部冲击引起的经济失衡,酝酿了经济危机。由于坚信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功能,经济危机的外生冲击论不可能形成系统性阐述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源﹑发展变化规律的危机经济学。

     

        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自由主义学派对经济危机的只言片语的论述不同,内生性的经济危机论承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缺陷,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通论》及明斯基的《凯恩斯“通论”新释》﹑《稳定不稳定的经济》等著作,都是内生性危机经济学的代表作。马克思第一次将经济危机描述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生现象,凯恩斯在不否认经济自我调节功能的前提下,首次提出政府适当的干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明斯基则强调不确定性及复杂的经济体系中货币金融对经济危机形成的作用。

     

        马克思﹑凯恩斯和明斯基的思想有其共同点:

     

        其一,经济危机是内生性的。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驱动,工资在总社会产出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因此消费越来越低于产出,从而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以三大心理定律摒弃了萨伊的供求自动平衡的传统,论证了经济危机的内生性特征。明斯基从资本融资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生性变化过程。

     

        其二,经济危机反复出现体现了经济的周期性特征。马克思指出,周期一般包括危机﹑复苏﹑高涨和萧条四个阶段。凯恩斯“投资周期”表现为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中,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体的融资结构从对冲融资到投机融资再到庞茨融资的发展过程,使经济周期的分析形成了一个由实体经济到金融经济的立体的描述。

     

        其三,金融利润的上升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基础。马克思强调产业利润的下降是收入的再分配向金融利润倾斜的结果,凯恩斯则重视金融利润的提高对有效需求的不利影响,明斯基看到产业部门因不能满足其债务承诺而被迫从稳定的融资结构(对冲融资)走向不稳定的融资结构(庞茨融资)的必然性,经济危机产生于累计上升的金融利润这种内生的变化力量。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思路是否受到马克思经济分析方法的某种启示,但凯恩斯经济思想的横空出世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使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调和马克思和凯恩斯观点的倾向。2008年新一轮经济萧条出现后,马克思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出现了复兴的迹象。因为全球化再一次激化了西方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配与消费等领域的深层次矛盾,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马克思的经典原著上。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每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都成为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的转折点。在当今经济学界急迫地需要寻找一种药方来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危机并重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之时,“危机经济学”受到格外关注势所必然。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