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4月25日电(记者夏静 湖北日报记者曾祥惠、李琼 通讯员刘富炜)连日来,本报持续推出《湖北社科界讨论理论自信》一文的系列报道反响。湖北以多种形式提供阵地,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讨论不断深入。《湖北日报》开设专栏、专版刊发实践观大讨论文章,并配发短评;湖北卫视、湖北之声等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摘播“实践观大讨论”的文章和评论;荆楚网在《东湖评论》栏目开设“实践观讨论系列评论”专帖,邀请专家学者、有识之士每天发表评论。
今天,湖北学界齐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专题讨论会,就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建立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深入探讨。
理论的自信来自于理论创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卢现祥:
中国的实践太丰富了,但缺乏有效的理论解释。只有先解释我们的现实,才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当年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在批判和吸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样,我们今天面对中国的现实,也要有马克思的精神,要敢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建立适应中国的理论。理论是开放的才能发展,理论有吸收才能创新。理论自信来自理论创新,来自于实践。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职能。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要很好地履行大学的职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科学研究如何坚持实践观?我们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组织制度,都存在偏离实践观的地方。我们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越来越数量化、机械化。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学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时候,我们都规定要发表多少文章,主持多少课题。文章好坏看发在一类权威期刊还是二类权威期刊,多少字,有的以3000字算一个标准篇,长文章可以折算多少篇等等。出版社则看是哪一家,而不是评作品好坏。评价你的学术贡献,是看你主持多少课题,在几类权威发表了几篇论文,而不是说有什么学术观点,有什么学术创见,更不谈学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这个评价标准偏离了实践观,偏离了学术的本质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邹进文:
当下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使命是创建“中国经济学”。从经济思想史的演变来看,成功的后发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中国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的奇迹,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不是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的结果,而是中国理论工作者投身中国伟大经济实践总结的结晶。30年来,中国伟大的经济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中国经济学者应在借鉴人类经济思想文明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以贡献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德淼: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法学实践观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但仍需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密切关注世界法学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国法学实践观与世界法学实践观紧密结合;同时,积极发展民间法学,使民间法学实践观成为学院派法学的合理补充;应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成为真正“接地气”的学科群。
中国的法律人应该对中国法学实践发展的路线图作出相应调整和回应。从以往的先行政治顶层设计再到社会底层建构的模式,转变为先从社会底层设计继而走最远的顶层路线设计,使我国的政治决策,更加切合中国的实际,真正形成所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一种错落有致、合力发展之态势。法治只有立足于实际与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梦”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