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本草纲目》珍贵祖本的发现与研究

    晁会元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5日   12 版)

        我是民间的一名业余古籍收藏研究者。前几年,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寻找稀见古籍。一名书友告诉我,伏牛山里的村民有套明版列女传,我到那里后,见是民国影印本,挺失望。村民又拿出一沓木刻本《本草纲目》,虽然残破但完整不缺,我便带了回去。

        校对该书32册52卷,牌记书名页刻“本草纲目”、“制锦堂吴吉征发兑”。前有版画2册,正文每半叶12行、每行24字,边框纵20cm、横13.8cm,这与文献记载《本草纲目》的祖本“金陵本”版刻特征完全一致。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古籍中的稀世珍宝,我对照日本内阁文库藏金陵本《本草纲目》书影,从药草图画中找出了66处断版印痕,二书图版印痕完全一致。这是翻刻与作假所根本办不到的。国内研究《本草纲目》的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郑金生教授比对书影后认为:“这是新发现的金陵版系统的《本草纲目》明版之一。”其后该书送到北京,经国家图书馆鉴定上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颁发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并拨出专款对全书进行了修补与保护。2011年8月修复后的金陵本《本草纲目》在国家图书馆珍贵古籍特展亮相, 2012年国家图书馆珍贵中医古籍特展再次介绍。

        《本草纲目》自1593年刻印问世至今,400多年来,刻印数十次,版本达60余种,还被翻译为日、法、英、俄、德等多种文字,其刻本有“一祖三系”之说。

        一祖即金陵祖本。

        《本草纲目》系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金陵胡成龙刻成出版,称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原刻本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附图二卷。上卷题衔上为:“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下卷则为李建木图,李建声校。由于李时珍一生清贫,就刻本而言,金陵本质量不高。所以13年后立即被官刻江西本所代替。这也是此书祖本稀于流传的主要原因。

        三系是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

        鉴于金陵本“初刻未工,行之不广”,当时江西巡抚夏良心倡议重刻,由张鼎思主持,江西各级地方官员支持,南昌、新建二县尹协助,重新刊刻《本草纲目》。始刻于万历31年正月,竣于六月。故称江西本。张鼎思刻成《本草纲目》以后,又受李时珍同乡临川令袁世振的委托,刻成《濒湖脉学》及《奇经八脉考》两种,均附刊于江西本。从文字校勘内容来看,江西本虽直接以金陵本为底本,其书刻成距李时珍逝世仅十年,但江西本较金陵本已有不少错误之处。误刻,脱漏,增添多至28处以上,如卷四“外伤诸疮”,有“皴裂”一项。江西本将此二字混入其上“冻疮”项末一味药“豚脑并涂抹”,成为“豚脑并涂抹皴裂”。治皴裂的药变为治冻疮的药,而“冻疮”项中有的药又治皴裂,文义立刻大变。但江西本版刻纸墨均优于金陵本,很快成为通行本。据不完全统计明清后刻《本草纲目》版本60余种均出自江西官刻本系统,流行于明末清初,湖北本、石渠阁本、立达堂本、十竹斋本、宽永本(日本)等12种,均有部分翻刻自江西本。

        崇祯十三年武林钱蔚起六有堂刊行《本草纲目》,称为钱本,又称六有堂本。扉页题作:“重订本草纲目,翻刻千里必究,武林钱衙藏版”。钱本系以江西本为底本翻刻,文字内容一同于江西本,不同的是对《本草纲目》附图作了第一次全面改绘,更加逼真。钱本系统流行于清初、中期,其后太和堂本、日本万治二年本、四库全书本、同文堂袖珍本等38种《本草纲目》出自钱本系统。

        清末1885年,味古斋张绍棠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二系,药图依钱本改绘(400余幅),附有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重新刻印《本草纲目》,成为清末以来的通行本,称为张本。

        《本草纲目》金陵本稀于流传,仅有的数本多流失海外或作为珍宝文物秘藏不露。新发现的金陵版《本草纲目》制锦堂印本,经初步校刊主要特征有四:

        第一,此书确为金陵胡承龙所刻原版。金陵版制锦堂本《本草纲目》52卷图2卷,板框高宽数,每半面行、字数,与日本东京文库所存白纸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影印上海图书馆珍藏的金陵本特征完全一致。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辑书姓氏、本草纲目总目、凡例,此后即为各卷内容。首卷王世贞序言中‘莫剖朱紫’的‘剖’字末笔有断版,药草图中66处断版印痕,三个版本完全一致。

        第二,卷首附图二卷。计1109图,每半面4至6图。原图为李时珍儿子李建元、李建木所绘,二人不是专业画家,难免失真,尤其是动物画得特别不准确,但明代风格十分突出,古朴可爱,1109幅版画逐一对照,细部特征完全吻合,可以排除覆刻的可能性。

        第三,目前存世的所有《本草纲目》金陵本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牌记署名页缺失,印书年代只有靠校刊推测。本书书名页尚存。是《本草纲目》存世版本中唯一一套有准确印制时间的版本。书名页中刻颜体‘本草纲目’四字,右署‘李东碧先生辑注’,左刻‘制锦堂吴吉征发兑’。钤‘本衙藏版’篆书朱文大印,应为原制锦堂初印本自藏图书。查明代版刻书目,有《唐陆宣公集》二十二卷明万历制锦堂刻本,《性理标题汇要》二十二卷明天启制锦堂刻本传世。说明制锦堂主人吴吉征是活跃在明万历至天启年间的人,制锦堂本应是这个时期的出版物。

        第四,制锦堂印本与摄元堂本有明显的区别。明末,《本草纲目》金陵祖本为摄元堂新印,题衔均有剜改。辑书姓氏页改为“新安婺源县后学程嘉祥少岐甫校正重刻,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江西袁州府知府前刑部郎中伯程汝继简阅,山东济南府邹平县儒学教谕叔程升校正,徽州府儒学廪知程玉同较,欢县门人宋宗殷惟存甫同阅”。附图改题为“新安婺源县后学程嘉祥集,徽州府儒学廪生程士玉、徽州府欢县门人宋宗殷同校”。而制锦堂本尚未完全剜改,保留了李建中辑李建元李建木图署名,增添了校刊人南州后学刘日署名。可以看出,制锦堂本著作权还是李时珍的三个儿子,摄元堂本著作权已改成程嘉祥了。

        新发现的金陵版《本草纲目》制锦堂印本,是解放以来金陵版《本草纲目》家族中新出现的一个唯一印本。基本理顺了万历金陵初刻初印本—吴吉征万历(天启)制锦堂印本—摄元堂崇祯印本的流传脉络。对《本草纲目》版本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