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都不会忘记的声音。
“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嗒;小朋友好!彭老师好!”那个时代,流行一放学就奔回家,打开收音机,调到家喻户晓的“小喇叭”或“星星火炬”节目,为的是能尽快听到一个温柔声音送来的欢快歌声。
这个声音,属于北京市回民学校特级教师彭其畹。2013年3月30日,这位一生与音乐结缘、爱音乐、教音乐的教育工作者永远离开了这个她用歌声礼赞的世界。85年的生命历程,她像一位战士,坚守讲台,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她更像一位使者,让歌声随着电波飘荡,也“让音乐住进了学生心里”。
用优美琴声唤学生上课
76岁的北京市回民学校原校长连增元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彭其畹老师给他上的第一堂课。
那是1952年的9月。“当时,音乐教室在学校西南角一间简陋平房里,刚上中学的孩子习惯听着铃声进教室,可彭老师的课不这样。她总是面带微笑地坐在教室里弹着琴,让同学们排队分组走进教室。课还没开始上,教室里就洒满了音乐气息,好像待在一座神圣的音乐殿堂里。”
在北京市回民学校,“伴着琴声进课堂”是彭其畹从1950年执教开始,直至退休,整整坚持了40多年。40多年间,她善于探索,总结了一整套中学音乐教学法和童声训练方法,也用优美的琴声召唤一批批学子走进课堂,把音乐的种子播散在他们心中。她的启蒙学生中,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王秉锐,中央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张英泉,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原主任常俊高等声乐人才。
培养出优秀学生,不易。可更难的是,让更多普通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好。
“有个学生从小唱歌就没及格过。刚上中学,他就跑去跟彭老师说,‘我不上音乐课了,期末您直接给我个不及格就行。’彭老师听完,乐了,‘不是唱得好才能及格,而是要从课上学会体悟音乐的美妙,看你的进步有多大。’最后那位学生不仅克服了心理恐惧,还在期末得到不错的分数。”马爱群是回民学校负责整理校史的老师,每每说起采访校友时得知的往事,总是感慨万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用分数简单评价,这也许是这么多年来彭老师最受学生爱戴的重要原因。”
当学生眼中最“红”的明星
2005年,北京市回民学校80年校庆的舞台上,来了一支有史以来平均年龄最大的表演团队——77岁的彭其畹老师站在舞台中央,身边簇拥着6位她的60多岁的学生。一曲唱罢,台下历届校友争相涌来,和他们“最敬爱的彭老师”握手、拥抱。同去的外孙笑着感叹,“原来姥姥是比周杰伦还红的明星!”
这其中有着除了妙趣横生的课堂外,让彭其畹深受学生爱戴更重要的原因——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女儿每当说起妈妈,眼里总是忍不住泛着泪光,“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小时候我还没睡醒,她就已经到学校去了,生炉子、备课、帮学生练声。下午放学我回来把饭做好,再去大路上迎她,等路灯暗得不能再暗,靠着路边慢吞吞骑车的,准保是妈妈,因为她实在是太累了,骑不动了。”子女们早已习以为常,她用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了音乐教育这一件事。
40多年里,彭其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她钟爱的音乐教育事业。课余,坚持组织合唱团和独唱小组,丰富了校园生活;学生比赛前,用休息时间一遍遍纠正学生发音;甚至比赛时,为学生拿衣服递水、跑前跑后的人也是她。
把音乐课堂搬到更广阔的天地
退休后的彭其畹,不仅没有停下她播散音乐种子的脚步,还将课堂搬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仍为回民中学民族师范班讲课;参加西北五省区回民中学协作体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学团,赴西北交流讲学,对回族青年教师“传、帮、带”。她14平方米的小屋,还成了社区最热闹的“排练厅”……一项项忙碌的日程,让她的晚年始终被歌声环绕。
病重之际,社区的紫衣合唱团还专门在彭老师家中为她演出了一场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晚会——狭小的屋子里,独唱、二重唱、乐器演奏……有板有眼,形式简朴却气氛隆重。
这是对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彭其畹先生最好的致敬,也让“为音乐生、为音乐活、伴音乐走”成为她85岁人生最好的注脚。(本报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