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建构“中国梦”的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程美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3日   07 版)
    程美东

        构建“中国梦”的理论体系,要高度关注“中国梦”的内涵、历史文化基础、实现路径等问题。

        研究“中国梦”,第一位的问题是搞清“中国梦”的内涵。在这个问题上,学者的观点有所差异。就“中国梦”的主体来说,有“个体梦”、“民族梦”、“国家梦”等;就“中国梦”的目标来说,有个人价值的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就“中国梦”提出的依据来看,或以为争取中国话语权、或以为对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或以为凸显中国特色等。所有这些分歧和争议其实都是因为建立在对于“中国梦”不同内涵的理解上而产生的。毫无疑问,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要解决这个基本问题。

        “中国梦”研究还必须要考察其历史文化基础。任何“梦”都是基于主体的特定的历史体察和文化积淀而形成,是对自己生活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反馈而作出的反应。只有了解了这个历史文化基础,我们对于如何建构“中国梦”、如何彰显“中国梦”的特色、如何实现“中国梦”才能获得准确的认识。

        研究“中国梦”,关键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发展路径。当前,这个问题已经获得了解决,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现阶段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我们要走的具体路径还有不确定的地方。无论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还是文化发展,其具体的改革和发展之途,都充满了坎坷,其不可预测的艰难险阻警示着我们要精心选择具体的发展路径,这关乎“中国梦”的实践效果,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命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