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来贺身上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许多优秀品质,而最明显、最深刻的是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用他的话说,就是“既不跟风,也不刮风”。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史来贺,是长期飘扬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面旗帜。从1952年21岁时担任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到2003年4月23日在河南新乡逝世的五十多年间,他的名字一直响遍全国。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具有坚定的信念,敢于和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把自己毕生的事业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
史来贺的一生是为民干事的一生,也是开拓创新、坚持发展、立志奋斗的一生。他不愧为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用毕生的精力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我在河南工作和离开河南之后,曾多次到过刘庄,与史来贺有过一些接触。依我看来,在史来贺身上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许多优秀品质,而最明显、最深刻的是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用他的话说,就是“既不跟风,也不刮风”。即使是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他也始终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刘庄的实际结合起来,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常说:“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自打当上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史来贺就发誓要拔掉刘庄的穷根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农业合作化后期,曾刮起“小社并大社”之风,上边指定刘庄所在的夏庄乡把21个初级社合并成1个高级社。但他认为成立大社的时机不成熟,不利于发展生产,毅然坚持“一村一社”,保存了羽翼未丰的村集体经济。
在大跃进的日子里,镇里派人坐阵指挥“小麦高产放卫星”,要求挖地三尺,每亩施肥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3.5万公斤。他硬是不理这一套,勉强同意只搞三亩试验田,结果平均亩产仅130公斤,连种子都没收回来。
“文革”期间,他被打成“黑劳模”“唯生产力代表”,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他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让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硬是顶着压力搞生产,先后办起了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了以工促农、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蓬勃发展,一派生机。这时,刘庄到底怎么办?土地分不分到户?工厂是否包到个人?一时议论纷纷。他反复琢磨中央文件,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上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刘庄的状况是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比较雄厚,如果分了,会阻碍刘庄的发展。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全村人听,认真分析比较,然后让大家表决,最后决定不分。省里的同志从下面回来后讲了他们的情况,问我像刘庄这样的村到底分不分?我当即表示:“他们不愿分就不分,我们不搞一刀切。”于是河南就保持了一批集体经济搞得好的村。而实际上,刘庄在坚持不分的基础上,还是兼容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农业生产这一块上,他们也实行了“小段包工”的办法,实现了奖勤罚懒。
实事求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辈子坚持做到更不易。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实际上是一次次思想解放,有时候是需要冒风险的,非有点儿勇气不可。在这方面,史来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当年刘庄要建一座全国最大的肌苷生产厂时,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史来贺是这样说的:“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干不成?”
正是这种敢于坚持、敢于拼搏的精神,才使刘庄逐步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原首富村”。今年是史来贺逝世十周年,村里人让我说几句话,我想,我们对他的怀念和追忆,并非仅仅为表达哀思,更主要的是要学习他矢志不移、敢于坚持的实事求是精神,去面对和解决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当今的中国,正在致力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但也踏入了改革的深水区,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别的不说,仅就农村而言,如何缩小城乡差别,让全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分享到改革的成果,怎样建立城乡共同的利益机制,尽快实现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篇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做好的大文章。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影响全局的大问题,关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效,必须用心思把中国农民的事情办好。
现在,全国都在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决非简单地把农民迁进楼、引进城,重要的是发掘农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怎么办?就是要向史来贺学习,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情。
若如是,中国兴矣!
(作者系河南省委原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