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文艺能否改变城市

    王安忆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9日   15 版)

        我和城市之间是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这些上海的孩子到了农村,真的是很焦虑,很不习惯,就是想家,想城市的生活。那时候,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就会从农村赶回城市。我们回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冰淇淋,无论是什么季节,因为冰淇淋是城市的产物。

        我们就想回家赶紧把晒黑的皮肤捂白,追求城市的时尚。但是一旦在城市里,尤其是自己成为一个作家之后,又觉得城市里有很多东西是要去批判的。我们都是被城市教坏的人。

        我们是后天所塑造的动物,又在从事文艺创作。我们完全是在一个再造的第二手的生活当中。当然城市里有非常高的效率,有安全感。在农村,你基本上无法脱离组织或是脱离宗族生活。而在城市里,你是可以一个人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城市是把人的需要综合归纳,提炼出一个基本需要的地方,它确实很便利,但是对于“文艺”这个人工化的词汇来讲,我们指望它对城市有多少改造呢?反而是城市不断地改造它。

        我们的文艺是不断被改造的东西,因为它需要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真不知道文艺如何改变城市。相反,是城市不断改变文艺。比如说我们的写作,写作原本是很独立的事情,但是写过之后你要上机器去印刷,整个印发的过程完全是一个产业链。

        我最初写作的时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家们的写作还是安静的风格,还没有今天这样社会化,需要和产业、资本合作。当时我们的写作,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比较自然的,有点像种地——你慢慢地种,种出来之后,运气好的话,总是会有人要——读者会买你的书读,他们也没有太高的期望,读读你的文字小说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今天,突然之间作家的形象变得很重要,那么多人要看到你,听你说话;我们必须要把话讲得非常幽默,使大家都能够喜欢我们。

        这个时代不断演进,而且愈演愈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地被城市改造。

        (摘自王安忆在“文艺,能否改变一座城”主题论坛中的发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