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岁月的温度

    赵 阳(深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9日   13 版)

        深水埗

        “内容丰富”的跳蚤市场在香港是相当稀罕的。如果你问及二手市场,40岁以下的年轻香港人恐怕会一脸迷茫,然后问:“二手咩?”(意为“二手的什么?”)香港人习惯了分类,习惯了一种尽可能的生活精致,这应该和他们一直以来的“快节奏”有关,只有首先在分类上精细,才能让效率提升——香港人有香港人的智慧。于是,二手市场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化”的,比如,买二手的手机,多半会推荐你去旺角,女人街附近的二手手机店多如牛毛;买二手的摄影器材,可以去铜锣湾转转,街角的引导牌会把你引到地下层的小店,让你感受到二手相机的琳琅满目,别有洞天;淘旧唱片的二手市场,就看似随意地开在著名的轩尼诗道的一个地库里,络绎不绝的唱片发烧友总会心满意足地带着淘来的宝贝,离开时念念不忘地扫一眼地库上面的摩天大厦——英皇集团中心总部大楼(该集团下属的英皇娱乐,是香港主要的唱片公司之一)。

        不过,夜色里的深水埗总会带给人惊喜。深水埗,这个早在200年前就成为集市中心的地区,在九龙半岛可谓大名鼎鼎。作为香港最早期的工商业中心,深水埗从一个码头露天菜市场发展到如今工厂和服装批发店密集的商业区,见证了香港发展的历程。白天的深水埗,人声鼎沸,嘈杂不堪,夜色渐浓时分,深水埗才开始“珊珊可爱”。从鸭寮街向长沙湾方向,路边停泊的车渐渐地就多了起来,车内走出的多半是青年人和中年人,他们打开后备箱,然后安静地在路边抽烟;一些老人,扛着不大不小的编织袋,陆陆续续地在路边依次排开,但并不把编织袋里的东西拿出来,只把袋口敞开,让人能大致看清里面是什么东西。

        晚上8点到10点,深水埗的鸭寮街,这大概一公里的路段,就这样成了天然的跳蚤市场:大的货物有用旧的电脑和各种家用电器,小东小西的有服装、日用品,让人目不暇给。在这里淘货,一般都会带手电筒——忘记带了也不要紧,因为街头总会有人把自己用废料手工拼装的手电筒以5港币的价格出售。这样的跳蚤市场注定与众不同,买货的人像是“探宝者”,拿着手电筒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边照边瞧边找;卖家则像是垂钓的“姜太公”,不肯多言,往往是有问才答,绝不主动。

        其实,不论是车子的后备箱,还是敞口的编织袋,里面并没有特别多的东西,往往就是一两双鞋子,几件衣服,以及用旧的电扇而已。这里的二手货是有时令的,比如服装,大多数是反季的,十分便宜。今年夏天,我就在这里淘了一件冬天穿的风衣,日本牌子,竟然只要10港币!最让人放心的是,卖家一般都会极详细地告诉你旧物的使用情况,不论货物大小,都会尽可能地主动出示给你原始的票据——香港人做事的诚信和认真可见一斑。上个月有一天收工后逛深水埗,我还淘了一台10港币的小烤箱和15港币的咖啡壶,用起来颇顺手,没有半点质量问题。

        来这里淘货的,以香港本地人居多,而且大多数是老年人,如果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靓仔“探宝”,多半是来自东南亚的打工仔。深水埗,这个香港早期发展的社区,60岁以上的长者数量位于全港之冠。老年人口比率过高,使得这里的香港人生活难得轻松起来;而密集的服装加工工厂,又使深水埗聚集了来自东南亚各地的廉价工人,于是,在这手电筒忽明忽暗映射的夜市里,贫富差距的界线在夜色中格外分明。我亲眼见到一些老人,70多岁的高龄,颤巍巍地在这个跳蚤市场里淘货,口袋里揣的几十元硬币相互撞击,在略显寂寥的市场里叮当作响。和我一同工作的香港人老梁,见我的眼神有些沉重,对我说:“这样的夜市并不多,除非生活窘迫,一般香港人是不会将二手货卖掉的,大多数都会捐赠给福利署,扶贫助困。香港政府对这样的夜市默许开设,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助困’吧。”

        上海街

        细密的冷雨中,香港不知不觉迎来了又一个冬天。周末,打算买套合身的冬衣御寒,林夕先生建议我去九龙半岛的上海街转转:“那里的剪裁是有文化的。”于是,在一个冬雨蒙蒙的午后,我来到了上海街。

        上海街是温暖的。“文化洋服”的招牌大气厚重,透着别样的朴实。进店门,只见30余平方米的店面内,各种摆设一丝不苟——且不提那些成品和半成品的衣饰挂得妥帖,错落有致;即便是桌上摆放的木尺、粉块、算盘,也都井然有序,在阴雨的天气里泛着淡黄色的光晕,半个世纪前的旧梦就这样从主人的用心里,无声无息地氤氲而来。师傅替我量衣,尺起尺落间,手指轻轻滑过,我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深深地触及我的内心。

        这是家1950年创办的缝纫店,至今保持着人工剪裁的原汁原味,店员不过两三人。“半年内如果感觉不合体,随时可以来改”,店员的叮嘱让我不禁又细看看取货的凭据,上面用繁体字写着:“手工剪裁,贴身舒适,如无中意,分文不取”。端详间,来取衣服的人多了起来,有满头白发的老者,有风度翩翩的职场新人,来来往往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店家的坦诚和买家的信任,我亦愈发理解了“文化”的含义。

        上海街是温情的。走出“文化洋服”,我沿街边走边看。这里完好地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所有老建筑,诸如“胡和盛金行”、“冯满记”药店等一批老店铺,始终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不远处著名的美都冰室,让人颇为惊叹——这家香港最具戏剧性的传统茶餐厅,自1950年开业以来,从未改变任何装潢:老式的桌椅,锈迹斑驳的铁窗;窗外的老榕树,依依枝叶连同纹理沧桑的枝干,仿佛告诉人们,在这条街市过往的人们,一直就是这样生活,也应该就是这样生活。难怪它成为无数港片天然的外景地。

        我进店点了一杯莲子鸳鸯冰,品味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茶杯垫上印制的是一张张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店家告诉我,从开业以来,每隔几年,店家就会邀请老主顾和街坊聚会,答谢大家的抬爱,每次活动的相片,都会融入到店家布置的细节里,让人每每落座,都会记取人世间一份难得的默契与温情。

        上海街是温热的。百年前的上海街是金店、杂货店和船只用品店的集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步发展成现在的模样,主要有裁缝店、成衣店、药行、金店。这里的店家恪守诚信待客和脚踏实地的美德,从不追逐潮流做改变,包括物品的种类、包装、货架,都是很久以前的模样。这简单和朴素的怀旧风格,让所有来过的人都结结实实地感受到历史前行的印记与分量。

        “冯满记”里名目繁多的药油,是香港人一直惯用的,而药油外面的红印包装纸,仍是百年前设计的,很多人慕名而来,买回的不仅仅是药油,更有记忆。在这家店门前,我驻足思索:保持一份传统、一种习惯,保护本土特色的文化,秉承对历史的敬畏,在这样一个自发的群体里,几代人需要多少耐心,才创造出这岁月的温度?

        (作者为大亚湾核电站工作人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