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寻找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13)

    乡村艺人的吕剧人生

    ——记山东东营牛庄镇庄户剧团团长杜瑞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5日   01 版)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大杜社区是国家级非遗、全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吕剧的发源地。杜瑞杰1950年出生于大杜村吕剧世家,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曾外孙,吕剧第五代传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8岁开始学艺,16岁登台表演,曾经扮演过30多个角色,唱红了方圆百里的大街小巷。5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吕剧艺术。

     

        有观众的地方就有舞台

     

        吕剧发源地群众对艺术的热忱是与生俱来的。1983年,杜瑞杰便组织村民成立了东营市第一个吕剧庄户剧团牛庄镇庄户剧团。“那时候,我们自己出钱买服装和道具,给乡亲们演出。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热情依然很高。”杜瑞杰说。

     

        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从农家小院到村庄大集,只要有观众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舞台。剧团还被邀请到周围县、区巡回演出,每年大约都会演出近百场次,当然多是义演。期间,他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同时演奏钹、锣、鼓板等7种乐器的“七音箱”,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开支。

     

        作为农民,杜瑞杰对吕剧的过分痴迷曾被妻子视为“不务正业”。为此,妻子曾将跟随他多年的坠琴摔坏。但最终,他的执著追求感动了妻子,妻子主动承担起了为剧团做戏服的工作。2006年3月,杜瑞杰的庄户剧团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

     

        吕剧的根在百姓生活中

     

        杜瑞杰家里有一间专属于他的“工作室”。里面都是“宝贝”,其中一个书橱特别醒目,里面摆满了手工装订的新旧剧本。《让房》《老两口逛新城》《知荣明耻谱新篇》《乡村吹来和谐风》《四个大嫂进学堂》……近百本剧本,都是由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写成的。

     

        “吕剧归根到底是一门群众艺术,它的根就在百姓生活中。”杜瑞杰说,“吕剧要想发展下去,不能只啃祖宗的老本儿,也要与时俱进。”他带领剧团先后创作了200多部新编吕剧,用方言土语讲百姓故事,表演自然逗趣却富含教育意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多部作品在省、市获奖,其中,《卖蟹记》获山东省庄户剧团调演二等奖。

     

        手把手传授学生吕剧知识

     

        早在2006年,杜瑞杰在东营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交了“关于实施‘吕剧进课堂’工程”的建议,率先提出了“吕剧应该从娃娃抓起”。自此,“吕剧进课堂”在东营市中小学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杜瑞杰也多了一个自豪的头衔——大杜小学“吕剧进课堂”辅导员。

     

        杜瑞杰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为孩子们“开小灶”,手把手传授学生吕剧知识……如今,他的学生已在省市大赛上崭露头角,成了吕剧“小明星”。

     

        数十年如一日,杜瑞杰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天不哼哼嗓子就痒痒,一天不摸坠琴手就不知往哪儿放。如今,他已经63岁,工作量却没有减轻。春节期间,他组织举办了“大杜村第十届吕剧春晚”,还带着村里的秧歌队到区里表演,并在全镇秧歌比赛上拿了第一。现在,他又开始张罗着给孩子们上课、写新的剧本。

     

        “这辈子,我就是为吕剧活着的,活一天我就唱一天。”现在,杜瑞杰依然每天穿梭在“工作室”、舞台和学校之间,演绎着一位乡村艺人的吕剧人生。(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刘智峰 卢晓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