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记者传真

    俄美爆发“黑名单”之战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5日   08 版)

        俄罗斯高调表示,华盛顿一些政治家应该明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打交道,好为人师和发号施令没有前途

     

        4月12日,美国公布了一份与“马格尼茨基法案”相关的“黑名单”,禁止18名俄罗斯公民入境及在美国从事商业活动,并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资产。俄罗斯外交部以牙还牙,13日公布了与“反马格尼茨基法案”相关的“黑名单”,禁止18名美国公民入境。

     

        俄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3日表示,俄方对美方公布对俄罗斯公民进行签证和经济制裁的“黑名单”感到遗憾,称此举将对两国关系和互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悉,这18名美国公民主要涉嫌在美军关塔那摩监狱无限期关押并虐待囚犯、侵犯俄罗斯公民在海外的人权和自由。卢卡舍维奇强调:“黑名单之战不是我们的选择,但我们没有权力不反击美方的讹诈。华盛顿一些政治家应该明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打交道,好为人师和发号施令没有前途。”

     

        美国国务院表示,除了这份公开的“黑名单”,还有一份秘密名单。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13日说,俄方除了公布的18人名单外,也有一份不公开的制裁名单。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表示,美国的“黑名单葬送了”俄美两国关系的重启。

     

        俄罗斯律师马格尼茨基因受逃税指控于2008年被俄警方逮捕。在其羁押期间,马格尼茨基因突发心脏病于2009年11月死于看守所。2011年7月,美国国务院称,俄联邦安全局、警察部门及看守所60名有关人员应为马格尼茨基之死负责,并拒绝向他们发放入境签证。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去年12月14日签署了与俄人权问题相捆绑的制裁法案“马格尼茨基法案”。该法案规定,不得向与2009年俄律师马格尼茨基之死及侵犯人权有关的俄罗斯人发放美国入境签证。作为回应,俄总统普京于去年12月28日签署了“反马格尼茨基法案”,即《季马·雅科夫列夫法》。该法案规定,禁止那些对俄公民实施过犯罪、参与非法剥夺俄公民自由或对俄公民进行过不公正审判的美国人入境,并查封他们在俄的金融资产。被禁止入境的美国公民名单将由俄罗斯外交部门制定,联邦委员会、政党、俄联邦人权代表可以对“黑名单”提出建议。法案同时禁止美国公民收养俄罗斯儿童,废除俄美2011年7月签署的收养协议。针对美国国会通过的“马格尼茨基法案”,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回应称,这一符合美国国内政治斗争需要的法案旨在干涉俄罗斯内政,该法案是美国部分人士冷战思维的表现。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洛夫13日表示,俄罗斯已用同样方式对美国公布“马格尼茨基名单”做出回应,但不希望加剧与华盛顿的紧张关系。马尔格洛夫强调,“俄方并不希望紧张局势升级,不希望在双边关系中注入恶意情绪,但俄罗斯对美国的不友好行为不能置之不理”。

     

        近来,俄美两国之间的“人权战”日益激烈。俄方认为,美国借律师马格尼茨基之死大动干戈,通过制裁法案,表明美国社会有一股势力处心积虑地破坏美俄关系,给普京和俄罗斯政府难堪,企图在国际上抹黑俄形象,置俄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其实,美国监狱里也有此类情况发生,更不用说美在古巴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事件和在部分国家设立秘密监狱的事实,美国一些领养人虐待俄儿童,美国政府和司法部门却不闻不问。美方不反省自己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却拿俄罗斯的偶发事件制造事端,这不能不引起俄方的强烈反对。(本报莫斯科4月14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 政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