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4日 星期日

    文学品评

    诗画一体的黑塞

    王 玲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4日   05 版)
    [德]赫尔曼·黑塞(1877—1962),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水彩画 黑塞

        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黑塞的诗集其实是一部完整的,甚至无可替代的自传。在《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一书中收录黑塞手绘的52幅水彩画,诗画一体的黑塞,带给人们童话般美好的世界。正如作者所言:“作为诗人,没有绘画我也许走不了那么远。”

        在这个时代,还有人读黑塞吗?每当我重新翻阅黑塞的作品,心中总有这样的疑问。在我的阅读生涯中,慢慢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喜欢黑塞的人极其热爱,而从没有读过或说不喜欢他的读者则不屑一顾,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黑塞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及对人类特别是个体的爱,任何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为他的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青年没能在青年时代阅读黑塞,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尽管成年之后,重读时,会感受到这种懊悔。我自己就属于那懊悔的一群,没能读太早错失许多青少时代更应勃发的呐喊与渴求,但正如每个爱上黑塞的人所说,任何时候读他都不晚。

        黑塞是20世纪读者范围最广的德语文学家。他出生在欧洲中心的基督教传教士家庭,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更希望能子承父业,成为牧师,甚至也为他铺平了道路,进入教会学校,可是他无法忽视个体心灵的渴求,走上了一条迥异的道路。他把所有的抗争、奋进、渴望、呼唤与呐喊,都诉诸笔端,这其中不只是对社会良知、个体灵魂的叩问与思考,更是对社会与自身心灵的无情剖白。

        黑塞是一位饱学、淡泊、宁静之人,终生为个体意识,心灵平静呐喊与呼号,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丰饶。在他的笔下,众多年轻的主人公成为自体的代言,奔波于生存的纠缠,彷徨在自我意识的路口,可能走上的并非大众(主流)所能认可的道路。他笔下的主人公,进精神病院,遭遇无意识的疯狂,经历难以想象的否定与自我否定,但仍进行着充分意义上的精神抗争——“我除了想要按照我内心自然产生的愿望去生活之外,别无他求。

        我们做了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时常会忽视自己的本真,因为随波逐流让人放松,无需抵抗的姿态让我们感觉自在,但终有一天,内心的呼号会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我们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状态,曾经内心深埋的自我想奋而出壳、破茧成蝶,带着深远的彷徨与期许,渴望那处丰饶意境、时刻叩问灵魂的精神家园。

        黑塞带给我们的安慰与勇气,是渴求着精神家园、专注于心灵成长的人的自然追求。如黑塞所言,一切心灵有所追求的人不会寂寞。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 [德]赫尔曼·黑塞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