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等着慈善组织自主“摸索”透明化的机制了,尽快出台强制性法律规范,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是重塑慈善业社会信任的当务之急。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传出消息称,2012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约为700亿元左右——在2010年的1032亿元下降到2011年的845亿元后,这是连续第二年的大幅下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为何到了今天,反而陷入捐赠额连年下降的窘境呢?
其实,近几年几次大的救灾行动和我们身边不断涌现的温暖事件,都显现了民众的爱心力量。捐赠额度下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慈善机构失去了民众的信任。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问责风暴以来,一系列事件使慈善机构的天使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巨大反差让这些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跌到谷底。爱心被挪用、利用,寒了心的民众怎么可能继续向这些慈善组织捐赠?
但与此同时,在网络上,知名记者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因其透明高效,随着网络的传播迅速壮大;河南慈善总会通过改版后的河南慈善网,将每一笔捐赠收入和去向都“晒”了出来,2012年以来获得了来自个人的千万元级别的捐赠。这说明,只要在制度上保证透明,慈善项目和慈善组织就能迅速赢得公众的信任。重塑信任,并非难事。
现在,一些慈善机构管理混乱、缺乏公信力,归根到底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没有强制透明化的一套监督机制。民政部2011年底发布的《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只是给慈善组织“参考”的没有约束力的文件,遑论处罚机制。事实上,没有强制约束性的制度设计,很难推动一些积重难返的慈善组织走向透明化。现实中,在红会的官方网站上,最新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报告还停留在2010年。在对2012年慈善组织的一项透明化调查中,仍有近八成的慈善组织在透明化上不及格。
中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的规范还不健全,在刚起步时就遭遇信任危机,尤其需要在制度建设上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如今,已经不能再等着慈善组织自主“摸索”透明化的机制了,何况一些慈善组织本就缺乏透明化的动力。尽快出台强制性法律规范,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是重塑慈善业社会信任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鉴于慈善组织在工作模式上有很大的共通性,相关部门应该搭建具有行业共性的透明化平台,构建权威的透明化评价标准,要求慈善组织必须使用。如此,才能重塑社会对慈善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