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星期四

    文化评析

    “国花之争”漩涡中的牡丹

    作者:双 瑞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02版)

        无论是否有“国花”之名,欣赏者自会赏之,花卉带给国人的美感和情感记忆不曾衰减

     

        暮春将至,又到了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好时光,已连续举办30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也将向世人绽放娇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洛阳市市长李柳身呼吁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国花,使得旷日持久的“国花之争”再起波澜。

     

        国花象征民族精神,饱含民族情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独具特色的花卉作为国之表征。在中国,国花之位长期悬而未决,牡丹、梅花等热门候选的支持率难分高下,两会国花提案再次把素有“国色天香”美誉的牡丹推上了风口浪尖。

     

        支持者认为,牡丹仪态万方,自古就被视为富贵吉祥和太平盛世的象征,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性格特征。

     

        这种说法在网络上得到热烈声援,不少网友贴出历史上赞美牡丹的名文佳句,引用最广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大有为牡丹的国花地位盖棺定论之势。此外,“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等脍炙人口的吟咏名篇都成了牡丹支持者津津乐道的论战利器。

     

        还有人不辞辛劳追溯牡丹千余年来的发展轨迹,并指出早在唐朝时期,牡丹就因艳冠群芳被誉为“花王”,清朝时慈禧曾封牡丹为国花,并在颐和园建国花台。洛阳网友“观察员”说,在很多人心目中,牡丹已是实际意义上的国花。这句评论引来一大批跟帖支持者。

     

        然而,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有梅花支持者认为,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咏梅的诗画之多足以令任何花卉望尘莫及,梅花的顶寒傲雪、不屈不挠之姿与国人的文化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比牡丹更适合国花之位。兰花、菊花、荷花等中国传统名花也各有推崇者跳出来呐喊,不甘心牡丹夺魁。

     

        事实上,两会上呼吁把牡丹定为国花的提案传出后,民间的反应其实是延续了多年来国花之争的一贯态势。中国赏花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国人不仅欣赏花的姿容,还欣赏花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由于文化丰富,人们欣赏品味各异,始终未能选出无可争议的国花。近年来民间举行多次评选,都以沸沸扬扬的争议无果而终,并屡有“一国两花”“一国多花”的构想。

     

        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国花之争,有人退而求其次提出建议,干脆不要做选择题,因为变味的国花之争,有时争的其实是“国”字号带给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利益,没有国花于民族精神无碍。

     

        的确,无论是否有“国花”之名,欣赏者自会赏之,花卉带给国人的美感和情感记忆不曾衰减。例如,洛阳城里赏牡丹习俗,如今仍是唐朝时期“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况。

     

        (新华社郑州4月10日专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