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应对灾害的脆弱性程度;公共安全教育的缺乏,很可能导致灾害后果的加剧。常态化、系统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全社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让民众在面对灾害时自发地而不是响应号召式地参与其中,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自救甚至救助他人,这是全社会都需要尽快补上的公共课。
公共安全教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灾减灾办法
当今社会,各种灾害经常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次衍生危害,难于准确预测和有效防范,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要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迅速采取行动。普通民众处在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既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又在第一时间处置灾害,其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灾害处置的效果。研究表明,突发重大灾害发生后绝大部分被救人员是由基层单位非专业救援人员自发救助完成的,专业救援队伍所救援的人员只占5%左右。
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应对灾害的脆弱性程度;公共安全教育的缺乏,很可能导致灾害后果的加重。目前,强调“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降低灾害损失的基本经验。
临时突击式的“冷热循环”公共安全学习模式
在灾害发生后的非常态时期,通常会出现一段关心公共安全教育,注重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应急技能的短暂的关注期和热情期。灾害发生后,由于突如其来的强烈冲击以及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容易形成强烈的“聚光灯”效应,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很容易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公共安全教育也成为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的重点工作。
在轰轰烈烈的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的常态时期,全社会很快回归为不关心公共安全教育,不注重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应急技能的长时间的遗忘期和冷淡期。灾害结束后,随着相关工作由抢险救援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媒体对灾害和灾区关注度急剧下降,普通民众在经历了前期关注抢险救援的“审美疲劳”以及对公共安全教育短暂的学习热情后,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此时公共安全教育很可能不再成为民众关心、政府关切、媒体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与看得见摸得着、轰轰烈烈、很出声很出彩的抢险救援这项显性工作相比,公共安全教育这项隐形的基础性工作显得默默无闻、不出声、不出彩,并且有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不容易得到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重视。有些官员和民众缺乏忧患意识,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把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不愿意把钱用在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方面,“有钱买棺材,没钱买药”。其结果是,公共安全教育往往成为一阵风,“灾害来跟着来,灾害走跟着走”,无法持久和深入;全社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缺乏深入反思和总结提高,未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建立常态化、长效性的公共安全教育机制
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是实现防灾减灾工作关口前移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建立规范化的公共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已对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培养作了原则性规定。笔者认为,当前还要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工作方案以及配套管理办法,建立公共安全教育的常态管理机制。同时,要提高公共安全教育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使之成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具有约束性的“硬指标”,由此增强他们对公共安全教育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再者,强调民众的主体责任意识,打造关心、学习风险意识和应急技能的公共安全文化。要强调在全过程防灾减灾中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平等交流、协商合作的互动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共同负责的“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社会文化,让社会各类主体能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响应号召式地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还要认识到,防灾减灾主体在民众、基础在城乡社区,重点在基层一线。根据木桶原理和短板原理,事故往往在那些管理最薄弱,隐患最多又得不到治理的单位爆发,灾难往往使那些最无准备、最无知的人群遭受最严重的伤害。针对目前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偏低,应急技能薄弱的现状,要深入开展安全知识“五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普及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