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4月2日电(记者尕玛多吉)通过对观测点的数据分析和实地察看,中国工程院院士、藏族地质专家多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冰川碎石松动下滑引发“蝴蝶效应”造成西藏墨竹工卡县泽日山大滑坡。
多吉说,滑坡源头海拔高5350米,源头点和青藏高原其他地方一样,过去覆盖着大量的冰川,在春夏季节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产生热胀冷缩,导致冰川底下的石头出现风化。当冰川退去,坡面最年轻物质体风化严重,巨大的石头变成碎石,整个山体成为风化的块体。
他说,松散后的碎石受到热胀冷缩和雨雪天气等细微外因的诱导,就会向山下滑动。下滑过程中,碎石流像“滚雪球”一样,由势能转化为动能,形成巨大的碎屑流,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同时,距离越长,下泄的碎石流产生的力量就越大。
“此次泽日山大滑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诱因就是春季山体的热胀冷缩和多雨雪天气。”多吉提醒说,灾害发生的源头尚存350万方碎石,随时有发生二次滑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