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31日 星期日

    根在人民 源在交流

    ——记习近平主席访问刚果共和国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31日   01 版)
    中刚友好医院门急诊楼(左)和与之相连的医技楼外景。中刚友好医院位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姆菲鲁区,医院工程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项目建设用地24945平方米,建设规模4762.2平方米,包括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等建筑。医院设有门诊、急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产科、口腔科、眼科和耳鼻喉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共设床位95床,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姆菲鲁区首家综合性医院。新华社记者 孟晨光摄

        一个欢乐的海洋,一个热情的海洋!

     

        布拉柴维尔万人空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让整个国家沸腾了。

     

        习主席选择这里作为就任后首次出访的一站。他也是首位访问刚果共和国的中国国家主席——大街小巷,传颂着这一载入国家史册的自豪,刚果人民沉浸在盛大节日般的欢庆中。

     

        访问期间,习主席来到中刚友好医院和恩古瓦比大学。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挥舞起两国国旗,鼓声、歌声、笑声、欢呼声相互激荡。

     

        中国如此之近,中刚如此之亲……

     

    点亮生命 传承友情

     

        一条彩带红黄绿三色,代表刚果共和国国旗的三种颜色。习主席和萨苏总统共同剪开彩带,并按照当地习惯,将剪下的彩带折起互相给对方戴上。

     

        这是中刚友好医院的竣工剪彩仪式。中国援建的这所医院,崭新、现代,倾注了中国人民感情。

     

        不到布拉柴维尔姆菲鲁区,很难想象当地居民对医院的迫切渴望。13万人口的姆菲鲁区,过去只有一个小诊所,人们受够了缺医少药的苦。

     

        住在医院附近的路易丝是7个孩子的母亲。今天,她一定要带孩子们都来看一看“刚果人民敬爱的好朋友习主席”。现代化的医院、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让她心里特别踏实:“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遥远的中国密切相连。”

     

        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信步走进门诊楼大厅,中刚两国医生代表激动地鼓掌欢迎。

     

        习主席走到援刚医疗队队员面前,同他们一一握手,望着他们晒得黝黑的脸庞,道一声“辛苦了”!

     

        这是第21期援刚医疗队,32名队员散布在刚果多家医院。医疗队队长张国祥原本想向习主席和祖国人民汇报一下大家的工作,此刻,却是千言万语哽在心头。

     

        习主席亲切地说,我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们!援非医疗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光荣的任务,迄今已有50年历史。一代代的医疗队员在这里救死扶伤,体现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赞誉,也为中国赢得了声誉。

     

        50年,1.8万人次援非医疗人员,诊治2.5亿人次非洲患者。跨越半个世纪的奉献坚守,点亮了无数非洲民众的生命之光。

     

        艰苦可想而知。面前的医疗队员,几乎每个人都得过疟疾。习主席动情地谈起“中国医疗队精神”:“这就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不仅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医疗队员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回响……

     

        为什么中刚友谊深入人心?为什么中非合作历久弥新?正是这样一个个心系非洲的中华儿女,他们的默默奉献,像涓涓细流汇入中非友谊的大海,一代代传承着中非人民的真挚情谊。

     

    跨越边界 沟通心灵

     

        文化是灵魂,也是桥梁、纽带。

     

        从中刚友好医院赶到恩古瓦比大学,习主席同萨苏总统共同出席图书馆启用和“中国馆”揭牌仪式。

     

        两国元首揭开大红绸布,“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的牌匾熠熠生辉。

     

        这也是一栋中国援建的建筑。上万册中国图书,为刚果学生打开了一扇“感知中国”的大门。

     

        习主席夫妇和萨苏总统夫妇走进中国馆。馆中悬挂的大红灯笼、京剧脸谱,传递着浓郁的中国气息。

     

        22岁的刚果姑娘高翔,起身用汉语问好。

     

        习主席饶有兴趣地问:“你学习汉语多久了?”

     

        “曾经在中国山东读书,在这儿又学习了60个小时,教室就在隔壁……”

     

        “你的汉语一字一句说得很清楚。希望你们学好中文,作中刚、中非友好事业的接班人。”习主席殷切嘱咐她。

     

        中国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渴望学好中文,学习中国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未来。他们随时关注中国的发展。对习主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深邃阐述,高翔和她的同学更是耳熟能详。

     

        “这里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高翔问道。

     

        习主席说:“非常难忘。特别是刚果人民充满友爱的笑容、发自肺腑的真诚话语,深深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中刚友谊万古长青!”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心灵因交流而沟通。中刚青年切磋交流时、品读中华文化时,“中刚友谊万古长青”的理念,不断浸润他们的心田。

     

    中国日 中国梦 中国情

     

        在访问的最后一天,习主席出席两场“压轴戏”,颇为意味深长。

     

        去看一看中国援建的工程,去听一听刚果民众的心声。因为“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非关系发展应该更多面向人民”。

     

        回眸短短24小时的访问,一个细节值得回味——

     

        访问期间,萨苏总统全程陪伴习主席出席了9场活动。

     

        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先后12次访华,闻讯玉树地震,尽管刚果并不富裕,但他要求刚果政府慷慨支援,向灾区援建了一所小学。患难见真情。

     

        一个镜头需要珍藏——

     

        习主席昨天在议会的演讲饱含真情。结束时,全体听众不约而同起身,如潮水般的掌声汇聚成鼓点般的节奏,经久不息。

     

        一组数字应该珍惜——

     

        习主席抵达刚果共和国时,萨苏总统带着所有内阁成员和外国驻刚使节等数百人前往迎接。

     

        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仪式上,刚果议会主要成员、内阁成员、各国驻刚使节、总统府各机构负责人、军方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千余人赶来参加。

     

        处处是宏大的场面、热情的接待、隆重的礼遇,习主席此访注定成为这里的“中国日”。

     

        在刚果共和国,很多人都有一个“中国梦”:到中国去!去看看那片广袤的大地、可爱的人民……

     

        因为他们心底有一份“中国情”:中国援建了公路、医院、学校,中国朋友带来了技术、本领、经验,真是雪中送炭,惠及当地百姓。

     

        “新殖民主义”的荒谬言论,非洲人民最为反感。“我们经历过真正的殖民主义,知道什么是殖民主义!”昨晚的晚宴上,萨苏总统坚定地说。

     

        “这句话代表了非洲人民的心声。”习主席说,中非一家亲。

     

        从机场到下榻酒店,从中刚友好医院到恩古瓦比大学,绵延数公里的道路两侧,挤满了热情的刚果人民。面对那一双双真诚的眼睛、一个个友善的笑容,习主席一路挥手、一路握手。

     

        中非传统友好深深扎根于人民。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根在人民、源在交流……(新华社布拉柴维尔3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斌、吴黎明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