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陶先生是研究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大家。退休之后,他耗时7年完成了直接从德文译校康德“三大批判”的合作工程,之后又独自翻译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如今又在耄耋之年完成了黑格尔《耶拿体系》的首译,将黑格尔神奇诡秘的行文转化为透彻思辨的汉语。
黑格尔最初从事的哲学研究,基本上沿着康德实践哲学的主题展开。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试图解决自然伦理在现代解体之后,如何以理性法则重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问题,这也是黑格尔耶拿时期思考的一个重点。黑格尔在研读《道德形而上学》之后,于1802年完成了《论自然法的科学处理方式》、1802年—1803年完成了《伦理体系》的写作,回应康德对该问题的看法。但为何到了1804年—1805年,黑格尔的研究过渡到《耶拿体系》这一纯粹哲学体系之构想呢?
在写作《耶拿体系》时,黑格尔的思想已被费希特和谢林引导到如何完成康德的哲学体系这一德国观念论的总体思路上来了,但康德的体系采取道德的建构主义,若不能以纯粹的道德法则作为根据在尘世生活中实现伦理的共同体的话,那么这个建构在体系上就是失效的。要解决体系问题,就必须用一个既超越知识论建构主义、又超越道德建构主义的真正适合于体系整体的“形而上学”来处理体系整体的纯粹关系。这种思想使黑格尔具有了超越前人的真正实力。在《耶拿体系》中,黑格尔将德国哲学从对法和伦理的规范性基础问题引导到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之关系这一思想本原上来,具有纯粹思想的力量。因为逻辑学是研究纯粹关系的,它能揭示所有存在之物的规范性有效性之来源,这使我们在纯粹思想的层面上去理解世界的现存状态具有了合理的方法。
书中的思想恰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面对经验和情绪世界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我们总是急于寻求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很少去探究事物本原的全体有机关系之构成,很少去体悟纯粹思想的力量。而了解思想背后的逻辑、感受纯粹思想的力量,是现阶段塑造国人知识品格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