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草长莺飞的四月天,与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一同到来的将是旅游市场又一个新的旺盛期的开始。但正如年年“3·15”,都会有一个消费者被伤害案例的集中大曝光,当旅游者充满对美景的向往走出家门的时候,心中也往往伴随着忐忑不安。
被宰,被坑,被强制购物,服务恶劣,承诺与食宿条件严重不符……一年又一年,这些饱受诟病又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的损害消费者现象一再上演的时候,人们需要思考,根源何在?如何真正去病除根?
中国是旅游大国,近年来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旅游创造的GDP产值均增长迅猛,如今中国旅游业已是体量惊人。
当我们评说旅游市场的种种“利”与“弊”之时,不能忘记,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与其他的产品具有共性。
中国是产品生产大国,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正如中国许多行业大而不强,产品居世界第一却没有亮堂堂的品牌一样,在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同时,这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却延续着制造业的旧路——同质低价竞争。旅游服务提供者在这块本来充满文化气息的市场上,却发现低价团、“零团费”之类没有什么文化含量的低价手段是最有效的,于是争相以此为利器拼杀,怪招纷现的同时,旅游市场的水怎能不浑?
也许有人会说,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过度敏感造就了善用价格武器的经营者。同时,中国无底薪保证、无归属感的导游体制和缺乏标准、缺乏强有力市场监督主体的现状,共同造就了旅游市场的一些奇怪现象。
在整个社会面临诚信危机、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能不能指望旅游市场创出新路?
时下,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读到政府各部门合力共同治理旅游市场的报道。比如海南三亚,旅游业高收费、高回扣被曝光后,规范旅游市场成为市政府的重点任务。相信“一把手”亲自抓的事情一定会很快见到成效。
但是,在政府之力以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还要遵循文化产品的独特规律。创新、创意永远是文化产品赢得市场最有效的手段,旅游市场应该是一个靠“脑子”吃饭的行业,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市场、走出瓶颈最有效的办法。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超5000美元,消费升级是必然。文化的内涵、自我满足、注重个性的展现和个性的体验将成为文化产品竞争的利器。
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过去大家都盯紧“红海效应”,希望有一个市场通吃的狠招适用于整个消费者。实际上由于消费观念的升级,细分市场正在形成,创造自己的“蓝海”战略去研究、开拓甚至创造新的市场,走出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泥淖可以成为新的制胜法宝。
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使文化非常多元,消费的心理也变得非常复杂,旅游业面临新的机会和转型。
在旅游业,国内外不乏各种成功的案例,如浙江的“洋家乐”,高端高质取胜;国内一些旅行社开发了荷兰的郁金香鲜花之旅、英法的博物馆之旅、美国的自驾之旅。虽然价格不菲,但以创意和质量取胜,投诉很少。
在巴厘岛,旅客在醉心于蓝天碧海的同时,更为一些特色的当地旅游项目所吸引,赤着双脚下到当地农家的田里,满手泥巴地插一回水稻,请当地的“巫医”给看看相等,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都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人的重要内容。
相较国外较成功的旅游文化开发,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的理解还有着很大的偏差。记得几年前,到黔东南的一个小镇去,正好雨后初霁,暖阳照在斑斑驳驳的青石板上,一个老汉蹲在阳光下美美地吸着烟袋,旧旧的民房线条优美。同行的人都兴奋地驻足拍照,但当地的人却很不以为然,告诉我们,这样的街将彻底拆除,盖起全新的统一仿古建筑,听得大家心都寒了。
中国的旅游市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于带薪休假未普及,集中出行造成了市场的极热极寒,在市场需求极旺的时候各种旅游设施和人员供不应求,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哄抬价格和坑蒙欺骗;而冷热不均又使一些旅游景点在旺季企图狠赚一把,在淡季又对设施和景点疏于管理,消费者总是处于受损的地位。
文化撑起旅游业的天,还有很多的课题要完成。(新闻观察员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