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以民本情怀办文化事业

    ——对话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4日 04版)

        政府工作报告把推进文化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自觉。作为文化大省的四川,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

        记者: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如何?

        郑晓幸:这几年,特别是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建设,四川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全省每年有10多亿元投入基层文化建设,21个市州、4400多个乡镇、5万多个村已经基本建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记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矛盾?

        郑晓幸: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建设、热发展中要保持清醒的冷思考。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由单一重视硬件建设转向软硬件并重、重在软件和机制建设上,解决可持续、有活力的问题越来越迫切。

        现在一些地方后续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运转成本过高,导致一些文化设施闲置。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不少地方缺乏配套资金,文化设施从建设之初就不达标,不少地方还没有博物馆、非遗展示馆。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人员匮乏和能力不足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基层,很多没有按照标准配备专兼职人员,文化场所经常“铁将军”把门,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基层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文化干部的差异,一名好的文化干部可以带活一方文化,而如果在岗人员文化素养、业务能力欠缺,则导致文化活动单一,缺乏吸引力。现在,大面积的文化干部本领欠缺,已经影响到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城乡急需一批基层文化干部。

        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反弹琵琶”,文化投入从最需要、最落后的地方破局,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缩小数字鸿沟。

        记者:如何实现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

        郑晓幸:要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实现文化软硬件兼顾,实现从领导重视到制度保障的转变,从单向投入向政府系统投入的转变,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民众,需要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公共文化不仅是群众到文化场所享受服务,还包括休闲文化、假日文化等内容,要重视社会转型中新型文化的培育,提升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就四川而言,我们一直以强烈的民本情怀,将文化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与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提高了四川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今年,四川文化民生工程预算投入23.71亿元。

        四川将始终坚持灾后重建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坚持公共文化发展思路,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

        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各地创造热情,打造各地的文化品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文化活动,尤其要多满足农民工、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同时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四川正着力建设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带、重建文化产业点、红色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带等,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渗透作用,为四川文化崛起提供支撑。(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