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九十年代

    平凡的人生走好了就不平凡

    ——访“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全国劳动模范徐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1日   05 版)
    徐虎(中)和工友在一起。资料图片

        一辆“老坦克”(破旧的自行车)、一个“全天候”报修箱,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一张真诚的笑脸,十几年穿梭在弄堂街坊,随叫随到,风雨无阻——上世纪90年代,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感动了中国,他叫徐虎,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居民服务,被亲切地称为“晚上十九点钟的太阳”。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新时代的“活雷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对于“雷锋精神”,又有着怎样新的体悟?记者日前采访了徐虎。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这么多年为民服务的平凡工作,虽然让我放弃了许多,但我的精神生活却是十分丰富的,这也是一直以来雷锋精神对我的激励。”见到记者,徐虎开门见山。1975年,徐虎被分配进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当水电工,“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努力工作,做一名好工人。于是,我认真学习水电工技术,碰到住户报修,总是一喊就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带来的幸福,感到了我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

        1985年6月23日,徐虎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他挂起了第一只“夜间报修箱”,从此,一挂就是十多年。期间,遇到过困难,受到过“排挤”,遭到过质疑,但徐虎说,他相信,只要真心诚意为住户服务,就一定能够获得理解和信任。十多年来,每晚七点,他的开箱为民服务没有一天间断。“中国有个成语叫‘守信如潮’。朋友之间交往,应该恪守诺言、守信用,何况是我对居民做出的承诺呢!”徐虎郑重地说。

        2002年5月,徐虎调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任物业总监。“从普通的水电维修岗位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角色变了,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信念不能变,我希望用自己的敬业、钻研和奉献,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徐虎说。

        在徐虎看来,尽管物业管理和服务技术含量不高,但真正要把物业服务做到位、做到家,还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他主动提出挂牌授徒,传授经验技术和服务理念。如今,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已遍布西部集团的各个物业企业。

        2010年12月,已到退休年龄的徐虎“退而不休”,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徐虎志愿服务工作站。“作为一名党员、一位劳模,我愿意为社会贡献余热。希望将多年累积的为民服务的心得体会,和更多的志愿者沟通、交流,服务更多的居民群众。”他说。

        “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简单,平凡的人生走好了就不平凡。”徐虎说,每一位平凡的人都会在平凡的岗位中闪耀出火花,我将永远从中感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快乐。(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徐虎事迹

        徐虎,1950年生,1975年进入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工作。在水电修理工的岗位上,他多年如一日,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从1989年开始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