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回归本心

    ——谈汪港清的画

    殷双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1日   12 版)
    (京郊速写)汪港清

        在当代画家群体中,对不同艺术品都能够有广泛的欣赏兴趣的不乏其人,但像汪港清这样出入于不同的绘画类型,并且都能有所收获的艺术家,并不多见。这一方面反映出汪港清作为大学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特性,并且深入研究后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学生的传道授业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汪港清从来没有因为材料与画种的差异将自己束缚于某一画种,从而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艺术探索置于一个广泛的审美基础上。由此,作为大学教授的汪港清的创作就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关注于广泛的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使自己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社会评论性;二是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进入生命状态的表述,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这种广泛的艺术涉猎和复杂的作品价值指向,反映了汪港清艺术的学者气质。

        在汪港清的画中,速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些速写,他将其分为三类:研究性速写,目的主要是提高绘画的学术层次和速写技能;采集性速写,是为画家某种创作意向服务的;随感性速写,是把画家的感受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地表达出来,是画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纽带。虽然,一件作品难以用量化的方式来界定属于哪一类,或哪种因素占多少比重,但大致而言,他的不同速写,在研究性、采集性与随感性之间各有偏重。相对而言,他带有明暗关系的人体与人物速写,为典型意义上的速写,多惯性,与真实物象接近,偏重随感性;注重用线而弱化甚至过滤明暗关系的速写,近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甚至可以转换为水墨线描(他后来所作的水墨写生,就是对此的延伸),偏重研究性;而风景写生,采风色彩颇浓,则多带采集性。汪港清也强调,“不管什么样的速写,它们始终是照相机,摄相机所代替不了的,因为人是有感觉、情绪、智慧、创造力的生物,人的眼与机器是不同的。”因之在速写中,他很注意对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以不同的画面效果传递不同的艺术趣味。

        人生的种种经历及由此产生的丰富感受,不是任何一种艺术模式都能够穷尽的。汪港清在艺术上,由客观的写生而进入对人性的省视,是画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他也不将自己局限在工笔重彩、壁画与油画的某一领域,而是自由游走其间,从民族风情到母与子,从都市舞蹈到少年与肖像,作品越来越多地带有象征色彩,也正是在这种象征中,画家日益回归原初的自我与人性的本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