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罕见病专家呼吁

    ——立法保护“医学孤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1日   06 版)
    2012年12月2日上午,几名罕见病病友通过行为艺术呼吁关注罕见病群体。CFP

    编者按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国际社会将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定为罕见病日。今年,国际罕见病日中国区的罕见病标志被定为“四叶草”,借用它幸运的含义,旨在寄予罕见病患者充满真爱、健康、希望以及幸福的四重寓意。

     

        戈谢病、法布雷病、庞贝病……这些普通人甚至医生听起来都很陌生的疾病,却有着相当庞大的患病群体。他们的病虽然罕见,但是患病人群的数量却并不少,而且多为进展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由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等联合主办的“2013第二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今天在京召开,专家在会上指出,我国罕见病患者已超过千万,缺医少药、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们,亟待引起社会关注。

     

    普遍存在用药难和用药贵

     

        “目前国际确认的罕见病种类有6000种至7000种,占人类疾病的10%左右,这其中,只有不到1%的疾病可被治疗。”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李定国指出,由于罕见病可能涉及到多个学科,所以确诊非常困难。患者往往要辗转5到10位医生,最长的时间可达30年才被确诊。而且,由于不少医生对罕见病的认知有限,44%的罕见病存在误诊,75%的罕见病治疗不规范。

     

        “相对于不可被治疗的罕见病患者而言,1%可被治疗的患者群体无疑是幸运的。”戈谢氏罕见病关爱中心主任邹正涛强调,有些罕见病只要接受恰当的治疗,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然而,由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高,开发风险大,患病人数少以及其特殊性,罕见病在治疗上普遍存在着用药难和用药贵,有些疾病每个月的治疗费用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也正是这个原因,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又被称为“孤儿药”,患者也被称为“医学孤儿”。

     

        李定国认为,一方面,罕见病药物的进口注册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周期漫长,相关药物通常无法在短期内顺利审批上市,造成了有药可治的病人得不到治疗;另一方面,我国现在上市的罕见病药品主要依赖进口,通常价格昂贵,且缺乏相关的医疗报销制度,许多患者因无力承担,不得不放弃治疗。

     

    呼唤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

     

        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副主任黄如方表示,要想真正保护罕见病患者的权利,还需立法提供相应保障。

     

        “当前全球约有3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罕见病相关法律政策。”李定国介绍说,美国是最早针对罕见疾病进行立法的国家。1983年,美国颁布了《罕见病用药法》,对罕见病临床研究费用减免税金,并提供研究资助,罕见病患者享有政府医疗保健计划和商业保险双重保障。中国台湾在2000年颁布了《罕见病防治及药物法》,患者使用的药物及维持生命所需的特殊营养品费用施行全额报销。近年来,我国对于罕见病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卫生部提出对罕见病药品加强统一管理,罕见病研究资助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罕见病立法目前在我国还是空白,同时缺少相关的医疗制度保障。

     

        李定国提出,应尽快建立罕见病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逐步将罕见病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同时出台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保障措施,开通罕见病治疗药物注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等。

     

        (本报记者 田雅婷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

     

    名词解释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在种类繁多的罕见病当中,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三成患者寿命小于5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