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市民,关键在“县”。我国县域面积占到了全国国土面积的94%,承载的人口超过全国的70%。同时,县域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城镇化最重要的着力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未来的发展怎么样,新型城镇化推进得怎么样,将取决于仍然待在县域里的7亿农民发展得怎么样,县域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但如今,纵观全国,县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一方面不断地有一些发达县域GDP突破千亿,另一方面中西部的贫困县仍然“集中连片”;一方面,一些发达县从事农业的人口降到一成;另一方面,大多数县域仍然依靠分散经营的农业。没有产业,城镇化根本无从谈起。
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必须发挥出县级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和人口集聚功能,让人们能够在这里生活、愿意在这里生活,这才是县域城镇化的“里子”。但目前来看,超过两亿多的外出农民工,在县级城市居住就业的只有三成。大城市住房、生活压力比小城市大得多,农民工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县级城市呢?就是因为没有就业岗位;为什么没有就业岗位?因为没有产业。
如果城镇没有产业的支撑,就缺乏造血的功能,不仅不能发挥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还会拖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域经济还是以分散经营的农业,或者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导产业,许多城镇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薄弱,集聚能力有限。
为了发展,很多县在想办法、下功夫,想有所作为是值得鼓励的,但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地方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在走老路、走弯路。有的县为了发展经济,承接了东部转移过来的高污染产业,甚至喊出了“宁可病死,不要穷死”的荒唐口号;有的县把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甚至产业拉过来生搬硬套,最后反而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坏事;有的县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批土地,上项目,搞建设”,而没有在产业规划、提升城市质量上整体考量。
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民营的顺德,集体的南海,外资的昆山。学习这些经验,一定要结合本地禀赋,在学习前,先得要看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发掘自身特点。县域经济的发展,本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最终,学习它们,是为了不学它们,走出自己的产业兴县、新型城镇化之路。
县级城市是小城市,不需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搞,就是因为是小城市,县域的产业更需要精细而不能流于粗放。很多成功的县,只是搞一两个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提高产品、产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像浙江嵊州,领带占全世界市场的80%;浙江的安吉,竹产业全世界第一,不仅把当地的竹子全消耗了,还把贵州的竹子买下来了,就靠竹子,把农民变成工人,变成了市民。
所以,当一个县围绕当地的禀赋优势,农产品加工也好,矿产品加工也好,制造业也好,商贸业也好,只要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够把这个县带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眼界需要打开,思维要灵活。有了产业,就有了就业,人口就会集聚,经济发展就会可持续。再把城市建设、公共服务都抓上来,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个县城,就会成为一个有表有里的好县城。
应该指出的是,县域的城镇化,并不是要求把“县”完完全全地变成“城”,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着力避免的一件事是农业的凋敝。拉动县域城镇化的特色产业,可以是工业、商业、旅游业,也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的带动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是让乡村更像乡村、让城市更像城市,让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的人,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感到满意,感到幸福。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根本的东西吗?(新闻观察员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