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聚焦核心价值观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三题

    万资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3日   11 版)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并孕育伟大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精神是什么?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伟大价值又是什么呢?对此,党的十八大给予了十分明确和响亮的回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国家理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中国社会精神,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公民品德。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培育与践行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从“体系”转向“观”

        我们都知道,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被提出以来,理论界给予了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纷纷问世。然而,随着这项研究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刻地认识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求实现从宏观层面的价值“体系”建构走向更为微观层面的价值“观”凝练。

        诚如许多学者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从总体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框架,因此,为了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凝练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有必要而且很迫切,但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十八大报告积极回应了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诉求和难题,用“倡导”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即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际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而且明确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三个倡导”为依托

        我们知道,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就是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首次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和凝练,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凝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内容方面来看,“三个倡导”最大限度地涵盖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诉求,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期待。但在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社会各界在价值观方面的确众口难调,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很难做到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认同,但重要的是,作为社会各方共同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三个倡导”为进一步提炼出更为精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了应有的余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而且也可以在“三个倡导”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概括和凝练。

        从性质方面来看,“三个倡导”集中提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社会主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尽管“三个倡导”并未提及共同富裕这样的价值字眼,但是这样的价值理念却已隐含在富强、公正等价值表述之中。因此,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表述,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譬如说,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重要价值追求;再譬如说,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正,正是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理念。

        从方向上来讲,我们所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突出中国特色,同时又要借鉴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彰显人类意义。实际上,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如和谐、诚信、友善,又有对人类共有共享的价值的吸收与借鉴,如自由、公正、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行”

        毋庸置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比,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简洁、精练,易于理解、传播和践行,一句话,经过浓缩、凝练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了。诚如有人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词都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了。

        价值观是要拿来“用”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时,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培育和践行紧密相连,意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报刊上的宣传教育,关键是要能够在生活中践行,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到人们的自觉行动中。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呢?一个总的原则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培育中践行,在践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过程,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凝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内化于心的自觉追求达到外化于行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行”。换言之,既要使其内化于心,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更要使其外化于行,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心理层面体察他们的真正价值诉求,注重培育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追求和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内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外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