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光明情结

    缘深情浓20年

    任国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3日   09 版)

        20年前的光明日报已经泛黄,看着报纸上依然清晰的照片,我心绪难平。这是我1993年刚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时,在学校“首届金秋学术节”开幕式上与同学的合影。我没想到报纸当时会被千里之外的父母恰巧看到,给老人带来许多惊喜和希望;更没想到从这张照片开始,我会与光明日报多个部门结缘,得到那么多的启迪和引导。

        从大学一年级起,我便被光明日报的格调和特色深深吸引。看到《科技苑》版举办产学研联合有奖征文,我便认真写稿投稿。《拓展高校职能 促进联合产业》一文在1994年10月4日发表后,极大地培养了我的学术兴趣,启迪了我的学习方法。随后我又有幸在《经济纵横》版发表了《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大学期间,我切身体会到了编辑的学术前瞻性和敏锐性。1996年我写了《反垄断是构建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当时很担心文中“加快立法、设置机构”的提法是否太敏感,但版面编辑坚定支持了我的见解。后来《反垄断法》出台,商务部成立了反垄断机构。正是光明日报众多编辑这样一路提携,才把我扶上了学术之路。大学时代,我有幸发表了学术论文约20篇和其他类文章约30篇,其中光明日报就发表了近10篇。

        2009年6月8日,光明日报再度在《国学版》发表了我的《语文课本的五个必要条件》,这是我停笔13年以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此鼓励下,我的文章还有幸出现在《读者之窗》、《雅趣》、《文化遗产》、《新知》和《党史》等10余个版面上。我还在报社内部刊物《新闻研究》发表10余篇评报短文。3年来有幸发表的200余篇文章中,光明日报就有大小文章近50篇。

        有趣的是,我虽与报社缘深情浓,却几乎没见过报社的编辑们。但邮件中那亲切的语言、平等的语气和信任的态度,令我深深感动;编辑们的诚信友善、执着通达和踏实能干,使我看到了人生路上的大爱大美。这些美好缘分和无私帮助,让我坚守善良,给了我无穷的温暖和勇气,助我不断前行!对于这一切情缘,我将永远铭记感恩。

        作者为本报北京读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