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6日报道,来自财政部的消息显示,自2007年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以来,除部分偏远地区预算单位外,公务卡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我国公务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客观而言,因为“消费留痕”,公务支出的交易时间、金额、刷卡商户等详细信息,均可通过支持系统查询,并与发票、签购单等票据核对,公务卡制度确实能够增强公务支出领域的透明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金交易的漏洞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行为。
以最早开始探索推行公务卡的武汉市为例,据介绍,武汉市所有一级预算单位目前都已实施公务卡制度,2012年取现金额2.8亿元,仅为改革前2005年的1/4,报假账套现、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腐败行为明显减少。
不过,从现实的情形看,若想让公务卡真正成为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财政部披露,目前共有38万多个地方预算单位实行了公务卡制度改革,且不论这只占全国4000多万个行政事业单位的1%,即便是从实际用卡效率来看,也并不理想,相当多的预算单位有卡不用,使公务卡成为“休眠卡”。可见,公务卡的发卡规模不能替代用卡效能。
此外,公务卡虽然能够做到“消费留痕”,但是这只是解决了公务支出“钱物是否匹配”的问题,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务支出是否正当合理问题,依然破解乏力。形形色色的会议是不是必需?数目庞大的办公费用是不是合理?公务接待有没有超出标准?这些悬疑并没有随着公务卡的普及而消失。还有,公务卡似乎也很难杜绝预算单位私设“小金库”的冲动,一些单位因为用卡结算“不便”,甚至滥用行政权力乱收费,私设“小金库”。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在通过技术手段全面推进公务卡普及的同时,进一步通过法律的手段约束公权力,杜绝“小金库”,不使公务支出有转圜空间;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公共财政的公开,以“三公”支出为例,可以通过更全面、彻底的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从而杜绝公务支出中的违规、腐败行为。
每一笔公务支出是不是用得合理、花到实处,公务卡的技术性约束只是一个路径,关键还在于实行预算公开、厘清公务成本、规范公务支出,织就一张由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社会监督等共同参与治理的制度网络。如此,公务卡才有可能成为“制度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