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6日 星期六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陈 翔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16日   11 版)

        志愿精神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也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是中国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志愿精神与价值认同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的彰显。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认为“志愿精神”就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进而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表现为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获得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体现出一种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可见,价值认同首先是一个过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次,价值认同它不仅是对某种观念、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对某种价值实践行为的选择活动。也就是说,价值认同的关键点在于实践,其核心是知行合一。

        社会公民的志愿精神,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的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的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

        从价值认同视阈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从心理而言,都是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转化的关键时期,是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

        其次,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立场和思想或信仰特性。这种志愿精神在封建宗法、宗族互助时代有他的封建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以利他为内容的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纯粹的价值奉献和高尚理念内涵,也是对绝大多数社会公众而言,需要学习、内化的一种道德标准。因此,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社会主体针对志愿精神内涵相关的认知、态度、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进而到实践层面去落实、推进和成型,以致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主体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最后,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精英群体中的生力军,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志愿精神传承及队伍建设的主力军,价值认同的规律性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大学生思想、统一大学生意识的重要途径。

        从价值认同视阈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路径分析

        价值认同视阈下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其核心路径是推动志愿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教,在大学生主体思想上的渗透,情感上的一种爱、尊重与归属体验,以及在实践中的正能量与荣光美誉体验,进而在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上形成的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

        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基础和开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首先是大学生主体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当代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要了解什么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而且也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的发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而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还要清楚目前志愿精神的实践具体有哪几种方式、方法及途径。

        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开心、满足、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都是正向的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内在心理与情感需要。志愿精神情感认同的培育重点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学生不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的客体,高校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情感认同的抓手就是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即从大学生的现实困难出发,切实关注和理解大学生各种需求,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大学生在受助时产生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爱和尊重的正能量。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认同,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大学生主体的一种稳定的公益德性和志愿伦理。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实践中,大学生稳定的公益德性和志愿伦理又会形成有效的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示范、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作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