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8日 星期五

    最可爱的人

    内蒙古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庭长那顺:奔走在科尔沁草原的法官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8日   07 版)
    那顺(左二)等法官在蒙古包内开庭。汪兴民摄

        传承久远的草原文化赋予了他赤诚、刚毅的个性,他体恤群众,秉公办案,把法律中蕴涵的温情带给草原牧民,牧民们称他为贴心的人民法官。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庭长那顺。

     

    到最艰苦的牧区去

     

        1992年,那顺调入扎鲁特旗人民法院,他当即请缨到条件最艰苦、最偏僻的牧区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前些时,家住阿日昆都楞镇的牧民包某家的319只山羊被相邻嘎查的牧民扣押,双方矛盾激化升级,一场武力械斗即将爆发。那顺庭长接到巡回审判点的求助电话后,火速到达现场,凭借他在草原牧民心中的威信,控制住了事态,案件得以顺利化解。20年来,他承办的近3000件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缠诉上访。他每年审结案件的调解率均在95%以上、巡回办案比重超过60%,群众满意度高达99%。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那顺庭长带领干警一改做堂办案为巡回审理,长期巡回办案在草原上。大胆尝试“巡、立、审、执、教”一体化巡回办案长效机制,随时随地把庭审开在牧包草地的百姓家。以即立、即审、即执裁判的方式有效地为群众化解纷争。

     

        在王某诉满某离婚纠纷案中,被告为更多占有夫妻共同财产,将300只绒山羊和一台农用拖拉机转移。那顺连续跟踪调查10多个小时,及时在相邻旗县的冷库中找到了被告和即将屠宰的300只绒山羊,将卖羊款采取诉讼财产保全,保证了案件的公正审理。

     

    不断创新为民服务

     

        2010年11月间,扎旗北部牧区迎来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雪,道路被阻。但偏偏这个时候,法庭来了一位家住吉林省的当事人,她起诉该旗扎哈淖尔工业园区开发商艾谋,要求法庭保全被告的一台“奔驰”牌自卸车。事出紧急,庭长那顺立即给母子二人办理了立案手续,但扎哈淖尔工业园区距离法庭百余里路程,如何去保全,让在场的法官们犯了难,“骑马去,我知道一个山空能过去。”那顺坚定的说。

     

        那顺精通马术,百余里路程几个小时就赶到了。那顺耐心地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原被告通过电话联络,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法庭即时向双方送达了调解书,原告满意而归。近年来,经那顺调处的涉企纠纷案件300余起,有效化解了一批影响大、对抗性强的群体性案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开发蒙语软件创佳绩

     

        巴雅尔吐胡硕人民法庭辖区蒙古族人口占95%以上,60%以上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均为蒙古族。2007年,那顺针对蒙古族当事人使用汉语言诉讼不变的实际,开发配置了蒙语诉讼软件,有效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法庭的裁判文书也用蒙古族文字表述,如果一方当事人为汉族,就为其配翻译,全部用蒙古族语言文字诉讼,保护了蒙古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诉讼的权利。

     

        那顺本着“管理制度化、服务优质化、司法廉洁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指导人民调解”水平,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案件审限仅为10天。还建立了庭室及个人目标考核管理机制,落实并深化法庭领导一岗双责。

     

        2009年,那顺被通辽市政府评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诉讼先进个人;201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高院授予“办案标兵”称号。他时刻牢记使命,不忘根本,情系草原,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汪兴民 韩春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