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热热”的去国风波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4日   12 版)
    《大鼻子情圣》海报
    碧姬·芭铎旧照

        上世纪,铁娘子撒切尔一意孤行,要强征“人头税”,危及社会贫穷阶层,逼得数十万人走上伦敦街头示威,保守党内众叛亲离,结果自己被迫下台。今天,法国社会党总统奥朗德反其道而行之,将矛头指向百万富豪,扬言要向他们征收75%的巨富税,一时卷起阔佬们纷纷逃离六角国的风潮。

        冲在风口浪尖的是法国影坛“猛犸”,被追捧者昵称为“热热”的热拉尔·德帕迪厄。这位超高收入的“第七艺术”大腕扬言要移居比利时,为避税而步阿兰·德龙和强尼·哈里代后尘,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国总理埃罗给他当头棒喝,斥之“可悲”!“热热”毫不示弱,发表致总理公开信,抗议对他这般凌辱,威胁要“退回法国护照”。埃罗见惹怒“混世魔王”不妙,忙为自己的议论辩解,说他并非针对大明星本人,而是不赞成为避税去国的行为。哪知,德氏一向天马行空,根本不把法国社会党当局放在眼里。他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宣布卖掉现今所住巴黎拉丁区寻午街价值5000万欧元的豪宅,并开始到比利时境内购置新居。同时,他又向俄罗斯总统写信求助。这之前,普京已经公开表示愿发给“热热”俄罗斯护照。紧接着,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德帕迪厄到俄罗斯居住,并声明在俄罗斯所有人只缴纳13%的所得税,这方面不必有任何顾虑。今年1月3日,普京签署一项总统令,正式宣布“给予热拉尔·德帕迪厄俄罗斯公民资格”。对此,“热热”回信道:“我热爱俄罗斯,热爱俄罗斯的文化和智慧。当年,我父亲是共产党人,常收听莫斯科广播电台。不过,莫斯科是个过于大的都会,我更喜欢住在乡下。在桦树林里颇为自在,可以开始学习俄语。我曾对奥朗德总统说,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那里,一国总理不会说一个普通公民‘可悲’。在俄罗斯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卑俗。在你们广袤的国土上,我绝不会感到孤寂。光荣归于俄罗斯!谢谢!”

        这样一封信,在法国的“人权主义者”们眼里,自然是大逆不道,令他们大动肝火,群起而攻之。艺苑“猛犸”则岿然不动,蔑称一伙“民主壮士”的头面人物贝纳尔·亨利-雷维为“次品粪土”。轩然大波中,半路又杀出一个比“热热”名声更大的“国际艳星”,被昵称为“蓓蓓”的碧姬·巴铎。这个以影片《上帝造女人》出名的女星对媒体大呼法国已变为一个“动物坟场”,她早就待够了,一走为快。显然,碧姬·巴铎不是因为避税而要去国,她始终抵制将对两头患肺结核的大象实施安乐死,上书共和国总统,迄今未获法国官方任何签复。她忍无可忍,也要转向普京,垦请俄罗斯总统伸出援手。她赞扬普京热心动物保护,对自己有求必应,表示也要申请俄罗斯国籍。两颗耀眼的“彗星”骤然要流向北国俄罗斯,不禁让公众哗然。原1968年“五月风暴”造反派头目达尼埃尔·戈本迪特早皈依正统,嘲讽二人愚蠢,皆患了可悲的“克汀病”。

        1月5日,德帕迪厄去国风波又闹新潮。普京总统真的在黑海之滨的索契会见了德帕迪厄。两人相见甚欢,热烈拥抱后通过各自的翻译亲切交谈。翌日晨,法国24小时新闻电视台作为头条消息报道了“索契会晤”,无可奈何地宣布:“德帕迪厄已经拿到俄国总统亲手递交的护照,成为俄罗斯公民。法国新闻电台随后还报道,德帕迪厄可在俄罗斯因萨尔河畔的莫尔多瓦地区担任文化部长。萨科奇执政时的高教部长瓦莱丽·贝克莱斯哀叹:“此举让法国大丢颜面!”至少,这表明“热热”并非“失道寡助”。笔者暗忖:凭他在中国的人缘,“热热”也蛮可以在北京栖身。记得,1999年4月,笔者受法国驻华大使彼埃尔·毛磊先生委托,出面在北京筹办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委员会特邀德帕迪厄携他当时的女友卡洛尔·布凯前来参加。纪念大会当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礼堂举行他主演的影片《巴尔扎克》世界范围首映式。德帕迪厄和布凯进场时受到千余大学生欢呼。“热热”登台讲话,说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能在中国大学里受到如此盛大场面的接待,激动万分,终生难忘。他的女友卡洛尔·布凯是闻名遐迩的“法兰西美人”,曾在影片《红与黑》里饰女主角。她目睹中国大学生对“热热”表露的热忱,在一旁轻声对笔者说:“我都有些妒意了”。电影放映会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德帕迪厄临去时还情不自禁地摇下车窗,频频跟东道主紧紧握手道别。这之后,法国大使在官邸设宴,笔者再度跟德帕迪厄和布凯深度交谈,感觉“热热”不拘小节,平易近人,与阿兰·德龙的傲慢成鲜明对照。

        应该承认,德帕迪厄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美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美国的女权运动指责他对待女性态度“粗鲁”,抵制他演的影片,致使法国的“超级影星”至今未能获得奥斯卡奖。然而,没有人否认他几乎全能的表演才华。德帕迪厄幼时跟一位流浪汉奔波,得到几位妓女尽心照拂,饱尝下层贱民的辛酸,故对法国的“鱼子酱”左派不甚感冒,不肯在意识形态方面选边站,而既跟卡斯特罗、密特朗,又同希拉克和教皇保罗二世以及巴黎大主教卢斯蒂热过从甚密。去年4月,他竟然出人意料地身穿夏威夷长衫在维尔潘特市登台为萨科奇大唱赞歌,支持右翼总统竞选连任。

        从他最早崭露头角的《华尔兹舞女》到《阿斯特利克斯》系列,德帕迪厄迄今共演过250部影片,最著名的有《最后一班地铁》、《基督山伯爵》、《丹东》、《萌芽》、《悲惨世界》、《山羊》、《晚礼服》、《希哈诺·德·贝热拉克》(戏译为《大鼻子情圣》)、《让·德·弗洛莱特》、《在撒旦的太阳下》、《哥伦布》和《夏倍上校》等。1978年,笔者在巴黎首次看了他跟法妮·阿赫棠合演的影片《芳邻》,二十余载后又看到二人一起演的《巴尔扎克》,觉得此君虽然其貌不扬,然演技出色,在各类不同角色上可塑性极强。或许因出身低贱,他为人实在,且非常低调。在跟报界谈到他的相貌时,大腕儿自嘲道:“我长得丑,一个大鼻子,让人恶心。但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当有人问他为何同时拍四部荒谬之极的影片时,他干脆回答:“我在赚钱呗!”故而,拍电影《猛犸》的两位制片人凯汶和德莱比纳异口同声地说:“可憎,还是可爱?德帕迪厄就是这个样子”。

        总之,无论眼下一场风波怎么收尾,鉴于德帕迪厄的秉性及他在影坛难以撼动的地位,他都会像自己在影片《阿斯特利克斯与奥贝利克斯》中扮演的高卢人角色那样——一个肚皮滚圆、谁也奈何不得的“不倒翁”。(沈大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