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在1911年的出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既标志着人类管理活动开始走出主要依靠个人经验的窠臼,步入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为指导的历史新时期,也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泰勒本人,也因其在推动管理实践及理论发展中的卓越贡献与崇高地位,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原本希望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然而,受困于眼病,他在18岁那年放弃了在哈佛大学攻读法律的资格,转而在费城的一家工厂做学徒工。四年后,泰勒进入费城的一家钢铁厂。在那里,他的出色才华得到凸显,在短短6年间从一名普通的工人一路升迁至总工程师,并得到钢铁厂总裁的支持,得以在生产现场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实验。
泰勒在工作和实验中敏锐地发现,美国工业生产之所以在当时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管理层与工人之间尖锐对立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工厂所采取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内在缺失:工人单凭自己的经验做工,管理层只是简单地根据产出量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在泰勒看来,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工厂中普遍应用科学管理原理,以此提高效率,增加产出,改善劳资关系,促进工厂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把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泰勒认为,工人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甚至每种动作都会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形式,用在同一类工作中的工具也会非常繁多。工厂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经过准确、精密、持续的动作、工时和工具研究,找出最佳动作、最短工时和最适当的操作工具,进而将其确定为工作标准。
其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在传统管理中,工人被随意分配到不同工作岗位,但并非每一位工人都适合从事工厂中的任何一项工作。科学管理要求管理层必须对照工厂通过科学方法所确定的工作标准,研究每个工人的工作潜力,从中挑选出最适合某项具体工作的人选。
其三,精心培训工人。经过精心挑选的工人,要按照工厂所提供的最佳方法和最适合的工具开展工作,不可以按照工人自己的想法去做选择。这就要求工厂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掌握如何使用管理层所确定的最佳工作方法与适当工具。
其四,管理层与工人保持友好的密切合作。传统管理中,每日要完成的任务量和工作方法,都由工人独自决定,管理层只是一个严厉的监工和简单的经济刺激者。泰勒认为,管理层要在提高生产效率中承担更大的职责,要负责为每一位工人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提供履行计划的最优方法与工具,并在生产中给工人以帮助,工人的责任只在于不折不扣地按管理层的要求高效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一方面给工厂带来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要使工人取得比同级别其他工厂的工人更高的工资待遇,从而使劳资双方和谐共处、密切合作。
一般认为,强调以精准、细致的数量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科学学派的鼻祖是泰勒,因为在强调以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寻求最佳工作方法、最优解决方案和最高工作效率方面一脉相承。其实,不仅是管理科学学派,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几乎所有流派和分支中,都能或多或少找到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影子,不仅在于管理工具、方法与手段,而且在于管理的理念与意识;不仅在于生产作业、采购、仓储等现场管理,而且在于最优战略规划方案的形成及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还在于现代营销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与认知,以及现代人力资源中对员工的研究与认知等;不仅在于企业管理领域,而且在于从微观到宏观所有层面、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
100多年来,管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管理的理念与手段也早已超越了泰勒时期。科学管理原理中固有的一些不足也不断遭到诸多批评,如认为科学管理原理在本质上是以工作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忽视人的社会性对工作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操作方法和工具的研究,等等。正如泰勒本人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所言:“科学管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在任何地方,“只要选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取代单凭经验的老办法,情况就会获得改善。”泰勒在书中所提供的具体方法、步骤已然显得过于简单,但著作中所蕴含的、无处不在的科学精神,对当今乃至未来的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却具有恒久的指导价值:第一,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要始终秉承科学的态度与精神。科学管理原理的精髓,在于突出强调管理要“以科学取代个人经验判断”。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精神,都将是推动管理发展的根本力量。第二,管理研究要坚持以解决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决不能走从理论到理论、从文献到理论的道路。第三,管理理论的形成需要孜孜以求的探究,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从泰勒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后不久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到《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前后历时30年。一项富有持久生命力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往往建立在多年间对管理实践持续不断的探索、思考、分析以及理论原理与实践活动的不断碰撞和相互作用基础之上。
(上期重读《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见2012年6月8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