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激素蔬菜”(所谓“激素”名为“920”,主要成分是赤霉素,可以促进蔬菜生长)的新闻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蔬菜每日不可离,很多老百姓都想知道“激素蔬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遗憾的是,笔者查阅大部分报纸发现,除了寥寥两三名专家接受过媒体采访外,很多权威机构专家的声音鲜见于媒体。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特别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对公众困惑,专家们不愿说话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按常理,这时公众最需要专家出来释疑解惑,专家也正可学以致用,尽显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顾虑重重呢?
在笔者看来,大概有这么三方面原因:第一,国家没规定专家有义务接受媒体采访做科普,尽管有《科普法》,但没有具体措施鼓励科学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一些年轻的科学家把做科普工作当作不务正业;第二,专家怕自己的观点被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断章取义,怕挨“板砖”。现实中,个别媒体从业人员一味追求吸引眼球或点击量,确有报道事实不清、断章取义的情况,给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把专家推到了风口浪尖,让专家选择“躲”着媒体;第三,不排除个别专家被现实利益绑架。
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但当前网络上存在着“非理性”倾向,往往一有专家出来说话,就有人拿起“砖头”,不管专家说什么都“砸”,也有的人打着“公众利益”的幌子,不关注专家说什么,只关注专家“为谁说话”,这种“舆论场”十分有害。
对于那些发表诸如“三聚氰胺都基本无毒”“一天吃六个毒胶囊没事”言论的人,网民“拍砖”大快人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专家具有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担当,说的是实话,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条件,让专家多些说真话的勇气。
舆论环境的完善需要理性的声音,正如美国作家安·兰德所说,“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