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31日 星期四

    城市化,不能把遗产“铲掉”

    ——郑州“任家古宅”凸显乡村文化遗产命运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31日 01版)
    任家古宅。本报通讯员 肖鹤摄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南一处古宅的门楣上,“辅翼国政”几个烫金大字熠熠发光,昭示着昔日主人的身份和岁月的厚重,从匾额下石墩木臼的老式大门进入,穿过雕花屏风,但见宅院深深,堂屋后院错落有致,门扇窗楹上各色装饰披着经年的风尘,更加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然而,登上宅院最深处的高台,映入眼帘的景象使人兴趣皆无:方圆十几公里内,推倒不久的废墟已经成为工地,离古宅不远的大深坑地基内水泥钢筋林立,吊车铲车机声轰鸣,古宅成为建设浪潮中一叶将被随时淹没的小舟。

     

     罕见的清代完整民居

     

        “任家古宅”是村里人对这座位于沟赵乡东史马村古宅的习惯叫法。现年55岁的任金岭是任家老宅的第十代传人。据他介绍,“任家人世代居住在这里,得有二百多年了”。古宅由其先祖任德润建于清乾隆年间,房屋原为五进院落、品形布局,最初时连房带院占地30多亩。

     

        郑州市文物局将其列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各方面资料证实,任家古宅始建于清乾隆中叶,已有233年历史,历经四代63年建造完工。任德润曾任布政司布政使,属从二品大员,祖辈知书达理,曾在灾年捐粮百斛,以粥饥者,宅院也因此为村邻爱护。整个院落均为硬山灰瓦式建筑。前院房3座,前回廊,木门雕花纹,四角砖雕,客厅内有雕梁彩画。后院房3座,高于前院,为封闭式砖结构。多次到现场查看的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说,任家古宅的布局、建造风格及装饰都十分考究,前屋及厢房带走廊,门窗均为精细木雕;正房为九间九檩抱花厅,整体为彩绘透雕;后面正堂为七间七檩朝王殿,整个布局为凤凰双展翅,院落后方还有家庙。大门门楣上的“辅翼国政”,二门门楣上“望重幹城”两块匾额,均为道光皇帝所赐的复原件,二门雕花门檐“皇恩浩荡”,三门上“天子万年”“福禄永崇”等字样,是史传真迹,反映了任家曾经的显赫。类似风格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祖孙三代上演“守城记”

     

        随着近年来文物交易和旅游业的兴起,不少人打起了这所老宅的主意,开出天价数字向任金岭购买古宅,老任只有一句话:“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

     

        老任告诉记者:“爷爷去世时交代父亲,父亲又交代我,祖上留下的这点遗产一定要保护好。‘文革’时候,父亲用泥把砖雕木雕糊住才免于毁坏。”为了保护好老宅,十几口人常年住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古宅,把所有收入都用在修葺保护上。

     

        2007年,作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东史马村改造正式启动,按照政府规划,整个村庄全部拆除,村民搬进安置小区居住。“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分,虽让古宅免受拆迁厄运,却变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钉子户”。

     

        如今的老宅,兀立于大片工地之中,四周机声轰鸣,沙尘弥漫。老任心疼地说:“没有水自己打井,电话线断了买手机,但是这沙土石头满天飞,工地各类人员出入,房顶多处砖雕已经丢失,我想修一个围墙把宅子保护起来,但的确没有财力完成。”任家生计如今只靠大女儿带着弟弟开的一家面包房维持,按照规定为老宅留出了保护范围,仅修简易围墙也要投入数十万元,更不用说与老宅风格一致的院墙了。更大的无奈在于几十米外,已经动工要建起6层高的商品住宅楼。“不要说风格,那时老宅恐怕阳光都照不进来了!”

     

     城市化与古民居的“矛与盾”

     

        “随着近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城镇化浪潮,导致建筑遗产在地球上永远消失,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失忆。”何奕廷教授任教的河南工业大学与东史马村一路之隔,工作闲暇时经常到村里转转,感受民风。东史马的消失让他痛心疾首,为此,他撰写了《城中村整体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进行呼吁。

     

        城市化与古民居保护的矛盾,更使文物保护工作者焦虑。阎铁成说,不止一个东史马村,目前郑州市已有一批城中村经批准实施改造,全省不计其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迫在眉睫。郑州市为此制订了严格的措施,确保历史文脉的传承,但在实施中面临诸多矛盾。如大部分的古民居都还有人居住,如何置换文物资产还没有令各方满意的解决办法。阎铁成认为应当把古建筑的保护与新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例如任家老宅的保护可以将周边设计成游园绿地、小型广场,未来老宅将建成博物馆式的群众文化场所,但是这一保护利用方案实施起来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研究协商出一个都满意的方案,而这已经超出单个管理部门,更不用说村级单位的能力。(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肖鹤 李易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