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文学品评

    土地—样的深情

    ——读唐诗抒情诗选《村庄与星斗》

    李成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7日   05 版)
    《村庄与星斗》唐诗著 新华出版社

        结识唐诗,首先是因为他这一别致的笔名,一看就知道,他对中国诗歌深怀敬意。

        《村庄与星斗》被一种浓浓的乡土情思所营造的氛围所笼罩,整部诗集都是如此,这在我近年来的诗歌阅读经历中是少有的。从这些诗里,我感觉到,乡村和乡土不仅是诗人的生身之地,也是他观照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原点和基石。在诗集里,他把灵魂深处最令人颤栗的感触展示出来,向这片土地倾诉了他无尽的想象和爱。

        在开篇第一首《插满麦穗的花瓶》中,似乎就凸现了这一征象:

        “今天,我要一扫鲜艳,把麦穗插进花瓶/我要让陶质的花瓶,与它所供之物相称……”

        正因为诗人面对乡土出乎真情,所以他的诗句像土地一样质朴,质朴和深情使诗人的村庄在“词语中站立”起来。但在诗人眼里,他的村庄却又像花瓶一样美丽。

        诗人以一支灵动的笔捕捉了村庄的千姿百态,和跟村庄有关的万事万物。他写到了村庄里的白鹭、乌鸦、青蛙、蝴蝶,更写到了自己的亲人与乡亲们……似乎乡村里的一切无不可以入诗。而且,在他的诗里,他是以一个“乡村之子”的平等身份,以一个离开乡村却为此歉疚的情怀来看待和吟咏这一切的,因此他的每一首诗都让人感到真诚、亲切。

        唐诗从一般意义来写乡村人物,写他们的静默与劳动,写诗人在乡村漫游所见,乃至写他的爱情与写作生活,这些诗作始终都透现出乡村的影子与泥土的气息。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理解农村、农业就不理解中国;这也是可贵的:作为诗人的唐诗没有回避,而是全身心地融入。

        我们被唐诗的乡思打动:

        “我坐在山坡上回忆/我坐在一株挂满红柿子的树下回忆/回忆螃蟹形的村庄/回忆手指上的云朵……”

        作者精心选择、塑造的意象给我们带来不尽的联想。因此我们说,作者对于他的乡土也就是既能够“入乎其中”,又能够出乎其外了。他是从一个更广阔的天空、一个更丰富的世界打量和回忆他的村庄和乡土,他从乡土的历史人文中得到了滋养。唐诗不仅能写乡土诗歌,也能写给人丰富联想、饱含哲思的非乡土题材诗歌,二者浑然无间地呈现在这部诗集里;他能够抓住独特的、清新的美感,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开辟新境,因此书中几乎每一首诗我们都能寻出妙句,得到艺术与思想上的收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