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蔓延已四年有余,世界经济仍然徘徊于低速增长阶段,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任重道远。中国经济如何在新形势下迎接挑战,转危为机?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召开,回顾过去一年的风云际会,展望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前景,专家共同把握中国经济的脉搏,感受中国经济的温度。
新阶段——“个位数增长阶段”
回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四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将之归纳为四个“一”:一场危机、一方动荡、一轮调整、一次转移。“2008年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深度影响世界经济;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使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十分乏力,新兴经济体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全球经济的重心从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均衡状态被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曾培炎指出,一是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从粗放外沿式发展向节约内涵式发展转移;二是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贫富差距、就业压力、土地拆迁、贪污腐败等问题相当程度地存在。三是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四是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由于基数的增大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型,长期保持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可能不会是常态,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
新问题——看民生热点
时下经济发展中的热点民生话题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把目光聚焦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在现有条件下不可能形成市场基础性条件下的均衡工资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所形成的初次分配均存在不公平的情况,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初次分配上。”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强大的动力。如何实现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财办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重视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要保持城镇化不发生停滞和逆转,需要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产品的供给。”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这些数字都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而户籍的城镇化还不到35%。”在陈锡文看来,必须切实提高农民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而不要过多探究城镇化率的提高。
新挑战——“第一”背后的隐忧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从十年前的第六位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行业分配的22个行业中,我国产值均居世界第一或者第二;钢铁、水泥、原煤、电解铝、造船产量均占世界份额的45%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全球的五分之一”——透过这份令人振奋的经济账本,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却心存忧患: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不少行业的生产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峰值,2013年结构调整、压缩过剩产能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将有一些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新机遇——结构优化带来新气象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切换发展思路。“一要切换用投资保GDP增长的发展思路;二要改革半市场、半管制的政府公司化模式;三要切换财政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服务,财政政策应是保持收支基本平衡。”
“信息化机遇是一个历史机遇,将带来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新转变。转变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正在加速。”在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眼里,没有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重大变化,就没有中国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疑将给中国的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专家普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满信心。“我们发现经济增速下滑的背后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比如服务业非常活跃,在经济增速低于8%的情况下,我们的就业突破了1200万人次,打破了以往经济增长必须保持8%才能促进就业的说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这一良性转变正源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优化,从而带来地区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动力增强、地方转型主动性增强等积极变化。“如果这种内生效应增强,今年的经济增速一定会持续,而且是健康的。”
(本报记者 温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