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

    问题牵动心中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6日 09版)
    压题照片:本报记者李建斌(右)在太原市小店区李家庄村花卉基地采访花农赵春明。 本报记者 邢兆远摄

        不久前,本报“热点问题报道·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系列报道刊发了我们采写的《科技扶贫要长流水不断线》,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由地让我们想起下基层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因为牵动了心里的真感情而一一成为我们新闻作品中的“主角”,而且也让我们对于人民记者应时时处处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有了更加切身的理解与感悟。

     

        替文化村落“游说”

     

        进入腊八,晋中绵山脚下充满了年味,步入南庄的“迎瑞门”,再浏览一下历经岁月风雨的古庙、石桥、戏台,看一看休闲农庄、养殖大棚、农家书屋……感到格外亲切。

     

        村里的父老乡亲围上前来,问这问那。顺着古街,来到古戏楼前,村党支部书记李崇杰说:“您这是第三次来了。记得您第一次来时就谈起,要把祖上留下的文化好好呵护!这给我们提了个醒!”

     

        把文化的“根”留住,这正是记者挂在心上的事儿。为此,记者采写了《“村落的根和魂不能丢”》,发表在《光明日报》。后来,只要一有机会,记者就在省里、市里、乡里游说,以期引起人们对古村落保护的重视。

     

        去年夏天,李崇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们结合村落文化、风土人情、田园风貌,编制出保护与发展规划,发展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把古文化保护好,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挂了电话,记者立即赶来,站在村后的高坡上,一一数着高低错落的古院落,说:“这里是以信实礼让而流芳后世的介子推的故里,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在家门上插柳枝来纪念他。这无形的魂也不能丢!”

     

        这次冒着严寒又来南村,听李崇杰说,最近村里申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因为缺少资金,村里向市文化局打了报告,请求支持,准备先修复古庙和4个村门。

     

        为农科成果搭桥

     

        去年春天,一场雨下过,田野一片清新,脚踩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来到太原小店区西温庄村,与村民范志明聊起农家庄园发展的事儿。范志明说:“前年的一场暴雪,把新建的鹅舍压塌了,一下子就赔了200多万元。雪灾让我萌发了研制一款能抗重压的大棚骨架的想法,经过走访多位专家,阅读大量有关农业科技设施的书籍,终于研制成功了新型无机复合大棚骨架和新型复合保温被,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农民获得专利,这可是新鲜事儿。正在记者惊喜的当儿,范志明话锋一转说:“要大批量生产至少需要500万元,我跑过好多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都吃了‘闭门羹’。”

     

        如何让好的农科专利尽快转化?记者想借助媒体的影响力,在农业科技和市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于是很快写出稿件,呼吁人们关注农业科技,聚合各方力量,让先进科技真正走进田间地头。

     

        范志明的忧思,一直是记者的牵挂。每次到农村采访,记者都在关注农科成果转化问题,先后对恒茂农业庄园“立体种植”,双合成公司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无污染做法,山西农科院的产、学、研综合基地,乾坤湾有机红枣示范基地等进行了报道,希望引起人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

     

        帮缺水穷村唤“水”

     

        去年夏天,我们到五台山下的繁峙县杏园乡采访。在几间窝棚前,见到在这里的县扶贫工作队队长孟元勋。老孟打开话匣子说,这里虽有泉水基流,但泉水从砂卵石层流失,土地贫瘠干旱,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群众有这样的顺口溜:“南坡八个村,缺水穷断根。担水桶碰桶,出门尽光棍。水地无一垅,人脸满灰尘”。近年来,为解决人畜饮水,当地政府、群众付出了努力,但因资金不足,仅仅截住有限的地表经流水,每遇干旱和到冬天,仍无水吃。

     

        听了老孟的话,记者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接着跟他一起走访了大峪、天成、黄家庄、北家岭等8个村庄。老孟介绍说,专家为这里设计的“水利工程”,分为人畜引水工程和农田灌溉管道配套工程两部分,为确保引水不浪费,实行节水灌溉、冬浇、立体化种植,增加储蓄能力,工程规模概算为2857.86万元。目前因资金缺口大,工程进展受到制约,当地干部群众迫切希望得到国家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为此,记者采写了相关稿件《繁峙县大峪流域“生命工程”亟待扶持》,以期引起各级领导的关心。

     

        现在,这里的水利工程已完成了截潜、引水、分水、蓄水、防洪的主体,村里通上了“幸福水”,解决了8个村1万多人的吃水困难。当清凌凌的水跳跃着流入村庄,村民对着清水磕头祈福,爆竹声、欢呼声震响寂静的山沟。看到这样的情景,作为一名记者,心里的那份感动与自豪,真是难以言说。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短 论·

     

        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一年多来,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栏目不时映入眼帘。一则则来自最基层、聚焦寻常人、书写平民事的报道,成为包括贵报在内的各家新闻媒体的重头戏。编辑记者进农户、入社区、下矿井、行边陲,听家长里短,聊生产生活……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走转改”活动,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原则、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力举措。新闻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新闻的主体。基层才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深入基层,才能真实地了解社会的深刻变化,真正了解群众的关切和实际需要;深入基层,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挖掘报道素材、丰富报道内涵;深入基层,才能发现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入基层,才能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写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新闻作品来,从而发挥新闻工作“发现、表达、传播、共鸣”的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

     

        “走转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成为常态。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论身处哪个时代,走基层都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从业态度。走基层是为了接地气,接地气是为了转作风,转作风是为了以心换心赢民心。让“走转改”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赵树婷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