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4日 星期四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如何跨过三道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4日   05 版)

        下课铃刚响起,厦门六中仁和楼一楼大厅就传来了一阵美妙的钢琴声。在同学们里三圈外三圈的包围中,一个女学生坐在钢琴前,十指翻飞,一曲《蓝色多瑙河》就在课间的喧闹中缓缓流淌开来。一曲终了,旁边跃跃欲试已久的同学连忙抢先坐下,《两只老虎》的调子一出,全场哄笑,诙谐惬意的气氛充盈了校园。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告诉记者,只有把“太阳”种到学生心里,学生心中才会阳光常在。

     

        如何让学生坦然走进心理咨询室

     

        一谈起心理健康,不少学生和家长都是排斥的。说他们不敢直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是不准确的。调查显示,学生和家长们最担心的,实际是一旦进出心理咨询室,就可能会被旁人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在这种心态下,各个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偶有入门的也是一种“鬼鬼祟祟”的神情。

     

        要心安理得走进心理咨询室,要轻轻松松接受心理教育,厦门的学生和家长们也要翻过这道坎。2003年开始,厦门开始推广校园心理剧,让学生走上台去,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大道理”。金鸡亭中学交流分享校园心理剧《一网情深》观后感时,有的学生说:“台上演的事,就是我干的事,我也曾经掉进网络上不来,今后我要减少不必要的上网,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看似简单的表演,却演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也让更多观看台上演出的学生们恍然大悟,这些心理问题只是跟感冒一样,根本没必要逃避。

     

        如何避免“事后诸葛亮”

     

        走进心理咨询室,可以在沙盘室里玩沙盘,在调节室里骑单车,在宣泄室里揍一顿拳击袋……走进厦门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齐全。但是,厦门的心理咨询老师们却依旧忧虑——虽然学生放下心中戒备敢于走进心理咨询室了。但是当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已经意味着老师们的工作只能是事后补救。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副主任高思刚说,最开始时,大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心理咨询室里老师和学生关起门来“面对面”。不过,很快老师们就意识到,等出现问题再心理干预,太晚了。事前干预,行不行?

     

        为改变“事后诸葛亮”的尴尬,厦门各中小学校开始“各显神通”:英才学校让学生用麦克风大声唱出歌曲,抒发压抑的情绪;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开展“每日幽默”,让学生心情由阴转晴……集思广益下,厦门中小学校逐渐流行起来了“画疗”,通过引导学生“我手画我心”制作心理漫画,把学生心里的想法、困惑自由地表达出来。老师与家长则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

     

        如何把“你没病”变成“你幸福”

     

        2012年11月,厦门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是“幸福课”。所谓的“幸福课”就是实施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专业角度看,从过去重点在于“你没病”的消极心理学到现在的积极心理学,这是个拐点。前者是教孩子如何克服这些消极情绪,后者是教学生看到人性阳光的一面,进而引导学生追求幸福生活。

     

        这个过程,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当地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李远告诉记者,提供一些信息给其他老师参考,例如,学生心里有什么想法,遇到某些事情,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湖里中学校长洪学如的结论是,逆反心理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最大特点之一,而不是缺点。如果从心理上寻求一些问题的解决之道,那么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健康向上、活力四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青春集体。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 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