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由曹新成、杨运忠、郭仕光、崔增富、王定安、张建平、陈福汗、赵锦铎等8位教授组成的济南军区理论讲师团,用官兵“自己的语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辅导官兵3万多人次。这个理论讲师团成立12年来,为军地党政机关、院校授课500多场次,出版《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及其中国化》等专著10余部,在军内外享有盛誉,讲师团老教授们还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讲师团每个成员的共识。
2012年伊始,讲师团成员便为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储备知识、理论。他们每人结合自己从事的学科,选择一至两个专题,提早展开学习研究。譬如,杨运忠教授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照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有关精神进行系统分析,寻求国防建设指导思想重大变化的“路线图”。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发表后,讲师团的成员第一时间组织起来,围绕“旗帜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8个专题展开集中学习。他们根据官兵谈论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深入基层一线,及早了解官兵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为传播党的十八大精神摸清“底数”、奠定基础。
“我们每次宣讲,用的都不是同一份讲稿,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宣讲的针对性、时效性”。为了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讲师团成员编出机关版本、基层版本、地方版本等6种宣讲提纲。同时,及时了解听众意见反馈,对宣讲提纲不断进行“升级”。
最新鲜的事例才最有吸引力,最贴近的理论才最有感染力。讲师团成员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上一台能上网的笔记本,始终追踪理论前沿,随时更新知识储备,哪怕上课前一个小时,也要阅读网上的最新动态,保证最新鲜的事例进入讲稿。2012年12月4日,郭仕光到某通信团宣讲十八大精神。授课结束,官兵要求郭教授讲一讲习近平总书记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到的“中国梦”。郭仕光即席开讲,从历史到现实,系统阐述了何谓“中国梦”、怎么实现“中国梦”,场上掌声不断。
不是灌输是交流
宣讲十八大精神,讲师团成员总要根据对象不同,侧重不同,安排时间与听众交流。他们强调:“我们讲课,不是灌输而是交流。”因为,只有交流才能互动,只有交流才能拉近彼此距离,只有交流才能入心入脑。
一次交流中,崔增富见一名新战士脸憋得通红,便问“小伙子有什么问题”。新战士说:“不怕您笑话,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确发展很快,可我家却一年不如一年。前些年,我家开网吧,赚了一些钱,可后来,网吧生意不行了;两年前,父母投资入股一家造纸厂,谁知不到一年,厂子就被关停了,投入的十几万血本无归。”崔增富从手机上网讲到产业结构,讲到增长方式,讲到消费模式,讲到生态友好。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这名新战士拨去心头迷雾,激发了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兴趣。
越是难点越要讲
讲师团成员授课,坚持“没有什么问题不能提,没有什么问题不能答”的原则。“郭教授,您在讲课中提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近几年国内发生的一些事,让我们感到困惑。比如,贪污腐败问题,贪官越抓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再比如,现在年轻一代道德滑坡,老人倒了不敢扶……”面对官兵的困惑,郭仕光没有回避。他条分缕析地剖析一些新近发生的负面现象,帮助官兵解疑释惑。在今年年初的宣讲活动中,房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钓鱼岛等热点、难点问题,成为他们宣讲的主要内容。讲师团成员客观、精彩的分析,成为军地青年认识社会的指南。
2012年12月中旬,讲师团巡回宣讲十八大精神还未结束,教授们的电话就成了官兵咨询理论问题的“热线”。作为理论工作者,感情与基层拉近一分,官兵对理论的深情就增进一层。在长年奔波于基层部队的宣讲过程中,讲师团老教授们拥有了一大批“粉丝”。据统计,近两个月来,他们就培养基层理论骨干近千人,通过电话、网络回复各类问题上百个,真正成为部队学习创新理论的“好帮手”、用理论指导决策的“智囊团”。
(本报特约记者 傅开强 本报通讯员 王会甫 张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