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8日 星期五

    战争中的伦理空间

    丁亚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8日   15 版)

        挪威导演彼得·纳斯2012年执导的电影《白色严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它的英文名《Into the white》,被译成了“荒漠求生”、“战友”、“雪夜求生”等几个版本。这也说明,该片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战题材作品。片中,电影的镜框不仅是一个战争空间或美学空间,还是一个伦理空间。

        1940年4月27日,在挪威交战中的英德飞机分别坠毁。自此之后,一个不足30平米的挪威小屋,呈现到了众人的面前。在这里,双方五个人从举枪相向到互容相处,再到把酒言欢,经历了有趣的过程。一开始,德军军官索匹斯和他的伙伴给英国军人戴文坡、史密斯划出界线,不允许他们踏出半步。这样一个主观划出来的虚拟对立的空间,环境仄狭逼迫,很快就成为展现英德民族不同特性的微观世界。虽然成为“俘虏”,戴文坡、史密斯仍然不失英国绅士风度,要求得到战俘的待遇,保持应有的尊严。而索匹斯、斯查克的回应则时时体现出德国人严谨、自律的思维特点。

        但是,求生的欲望让敌对变得不再重要。在特定环境和近距离接触之下,他们很快找到了认同感和相通的审美趣味。四周雪原很美,无比壮观,他们似乎感觉可以留在这儿,直到战争结束。彩虹之上有个地方,蓝鸟在飞翔,为什么他们不能对星许愿?把枪放下,同舟共济,在这一刻,人性的光辉战胜了战争的思维。索匹斯、戴文坡协力撑起即将倒塌的木屋屋顶,后来又一起为史沃兹治伤。而史密斯和斯查克一起狩猎野兔,出去探路。再到后来,四个人坐成一排啃生硬的烤兔肉,喝酒、唱歌、跳舞,述往忆旧,甚至讲起黄色笑话,讨论人生理想。战争及自然环境再残酷无情,也无法阻挡人们善良与情感的悄悄蔓延。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再想起苏联影片《第四十一》和中国早期影片、吴永刚执导的《浪淘沙》。几部影片明显不同,各有各的独特视角,但其人文镜鉴色彩和知识分子的气质却有着天然的亲近。这也说明,战争或动荡时代的伦理空间蕴含着强大的思想文化价值。电影的伦理性,是展现复杂化的艺术表现力的关键词。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